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气资源型城市是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加工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在其产业结构中资源采掘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占有较大比重。一直以来,油气资源型城市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其工业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发展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民经济结构与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油气资源型城市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发展弊端逐渐显现。新常态下,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在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工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重要发展目标贯穿在工业全过程、全领域,积极推进工业能效提升,减少污染排放。2021年9月,赴基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能源产业要转化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既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又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见,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其目标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实现城市工业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关注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降耗,评价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情况显得尤为必要。论文以油气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工业绿色发展内涵、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熵权-TOPSIS模型、数据包络分析、耦合协调度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分析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现状。依据权威文件,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内涵,本文界定的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目前共有29座,包括东部8座、中部5座和西部16座,其中地级市18座。选取东、中、西部地区17座具有代表性的地级油气资源型城市,对其2004-2018年的指标数据进行研究,从工业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和消耗、环境影响及治理、技术创新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现状,为后续评价提供定量依据。其次,评价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从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现状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04-2018年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贴进度,据此分析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时空演变差异。再次,评价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运用SBM模型和Super-SBM模型,测度2004-2018年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对测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择Super-SBM-V模型测度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评价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演化趋势和特征,同时采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其工业绿色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分析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效应及影响因素。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4-2018年各地区及全国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各地区及各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效应;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工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具体评价分析结果如下:(1)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从时间维度看,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普遍偏低,2014-2018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城市不同年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贴进度排名变化显著,四大分类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从空间分布看,2014-2018年间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东部地区明显下降,中部地区虽略有提高,但整体仍处于全国中间位置。(2)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结果。从时间维度看,油气资源型城市整体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不高,呈现平缓的“W”型波动变化,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2014年前及2017年整体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且西部地区效率值在全国平均效率值之上;从空间维度看,东、中、西部之间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效率值相对较高,而东部和中部地区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很多城市处于工业绿色发展无效率状态。根据对各油气资源型城市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是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而技术进步受阻阻碍工业绿色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3)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耦合协调效应分析结果。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耦合度最高,西部地区居中,中部地区相对较弱。2014-2018年间两系统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中级协调阶段,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技术进步、环境规制、人力资本、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对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效应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对工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效应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普遍偏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结合工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油气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的提升对策,即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吸纳优秀人才、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环保和治污能力、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