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2年起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从高涨到低落的新一轮周期,期间经历了高速启动、通货膨胀、软着陆减速、通货紧缩的波动性变化。宏观经济从高热转入低迷,波动幅度较大。针对1997年起宏观经济出现的紧缩性变化,我国中央政府采用了以增发国债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带动消费,但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同经济“软着陆”以前相比,没有那么明显。对于这前后政策效果的强烈反差,我们必需从制度、供给、需求总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关于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理论分析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以及内生增长模型等。哈罗德——多马模型所暗示的政府政策是,在资本——产出比率v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实行预算盈余政策,从而提高储蓄率,进而提高有保证的增长率。当出现超额生产能力时,政府可通过削减征税水平从而达到降低有保证增长率的目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所暗示的政策是,财政政策只有短期效应,不能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内生增长模型则通过克服可以积累的生产要素收益递减性质而使经济增长内生化,并通过财政政策解决人力资本积累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知识外部性等问题。因此,政府要利用财政政策增加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以及研究开发等三个领域的公共投资,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来看,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同“软着陆”以前的增速相比呈现趋缓的趋势。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原因从消费需求方面来说,一是近几年我国居民主体中占消费主体的农民和城镇中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幅出现减缓甚至呈绝对减少趋势,二是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得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三是由于住房、医疗、教育等制度变革使人们在预期收入减少的前提下,预期支出增加,同样使得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从而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从投资需求角度来说,由于市场供求大环境的转变、产权制度和投融资体制等制度的限制导致了国有与非国有投资主体的投资扩张冲动淡化;另外,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需求也出现下降的趋势。其次我国近几年宏观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需求(其中政府投资需求起了很重要的拉动作用)力量拉动的。这种投资主导型尤其是过长时间地依靠带有计划色彩的国债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一方面可能会导致计划体制复归,另一方面不会持久而且容易出现剧烈波动;而只有依靠消费需求主导力量拉动的经济增长才是持续稳定的。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政策——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关于这些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应,我们可以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别计算边际消费倾向、财政政策乘数、财政赤字和国债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来考察。而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在我国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这种特殊表现之一是在名义利率较低的情况下,由于企业本身的供给制约及银行的惜贷行为而产生的,之二是由于我国财政体制、产业政策和国有企业制度的特殊性,国债融资的赤字可能存在间接挤占民间投资机会的可能性。另外实施了这么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到了应该淡出的时候,这主要是由积极财政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现象和我国宏观经济已出现恢复景气的<WP=3>现象以及积极财政政策本身的特定性所决定的。要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采取以下政策:一是短期财政政策支撑——需求管理,二是长期财政政策支撑——供给管理。就需求管理来说,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近期要从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和以刺激投资需求和资本密集型投资为主的政策结构转向以追求就业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和以刺激消费需求带动劳动密集型投资为主的政策结构,而这又主要包括近期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内容和利用财税政策改善收入分配,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等措施。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供给管理政策主要依据内生增长理论,针对我国人力资本和研发投资现状,提出我国财政政策一是要在教育投入方面做出调整,实现教育投资在各级教育之间合理配置和各个地区之间的均衡以及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积极运用各种财政扶持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这主要包括加大对技术进步的财政投入力度和深化税制改革,改革不利于调动企业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积极性的生产型增值税;三是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四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企业、科研产品、研发投资等实施相应的税收优惠措施。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要实现从需求管理型向供给管理型转变。任何刺激总需求的政策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同时提高生产能力。但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往往是短期的、见效快的政策。能否使需求管理政策产生长期的效应关键在于能否使有效供给尽可能地增加,无效供给尽可能地减少。所以任何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都要为长期的供给管理政策服务。供给管理政策的核心在于促使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加速形成和增加。同时任何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效果的大小还取决于各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因此,我们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