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2.0的深入推进,对基础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正在引领着基础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社会对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效存在争议,从实践角度出发,研究围绕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信息化要素考察,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仁怀市为信息化要素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典型案例出发,借鉴国内外信息化要素体系,立足于信息化要素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作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对学生信息素养与学科成绩提升等作用,围绕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信息化核心要素这一关键问题,展开以下研究:(1)梳理教育信息化要素体系。参考已有研究文献,通过文献梳理、信息化应用案例梳理,分析归纳形成初步拟定的信息化要素体系,然后通过初步拟定、进一步筛选后最终确定信息化核心要素体系。研究结论:提炼形成信息化要素6大维度和21个核心要素。(2)教育质量提升评价框架。根据研究中教育质量的界定,借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中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评价内容中的16个关键指标来拟定教育质量提升框架。(3)在信息化要素体系及教育质量提升评价框架基础上,借鉴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六大核心要素模型,构建“质量提升视角下的信息化要素分析框架”。(4)探析信息化要素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存在共线性的信息化要素体系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为几个不相关的复合信息化要素后,用少量的信息化要素因子代替多变量表示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实现多元回归分析。访谈及统计分析表明:信息化要素能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不同的信息化要素维度对其促进作用有差异。其中,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维度的要素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影响较大,而信息化资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信息化管理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51.8、22.3、18.9、16.3、12.8、12.1。研究选取相关系数在18%以上的描述维度为核心要素,分别为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维度下的信息化意识与态度、信息化学习实践、信息化学习技能;信息化资源维度下的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维度下的信息化意识与态度、信息化教学实践、信息化教学技能。针对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影响不显著的信息化要素提出政府统筹,加大信息化经费投入,搭建统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开发适切性优质信息化资源;加强信息化管理与规划,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关注教师信息化意识与态度,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