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一种反映。中学校园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地位重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其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得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和认同。但由于农村地区较城市地区而言,经济、文化的发展都相对落后,因而农村的教育发展状况也相对滞后,如何改善和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改变落后状况是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研究中学校园文化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把握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既是影响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需要,又是丰富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需要,是构建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校园文化,培育更多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良好的校园文化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根据对我国当前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笔者认为校园文化不仅是管理文化、教育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作用是任何其他社会因素所不可替代的。正基于此,本文采用了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根据中学校园文化的理论,针对当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提出了建设新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本文结构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农村中学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农村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价值,明确加强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重在揭示我国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对济南市长清区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理清了思路;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通过对加强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新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的新思路,有学校的存在就有校园文化的存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总和,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建设成功地农村中学校园文化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