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天然产品的需求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纺织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出现很多新型的环保纤维,如竹炭纤维、牛奶纤维、甲壳素纤维等等,木棉纤维是天然野生纤维,它超细、质轻、弹性适中、防霉防蛀、耐酸碱、抗静电等独特的天然特性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符合消费者对健康、自然、环保的追求。同时,棉纺织工业正面临纤维原料短缺的考验,因此,木棉产品的积极开发对缓解纺织纤维原料紧张的局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本课题主要对木棉纤维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改善部分不利于成纱的性能指标,提高木棉纤维的可纺性,针对木棉纤维的特性,得出适合的纺纱方法及工艺。本课题首先对木棉纤维的结构、成分及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并与棉纤维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木棉纤维表面光滑,无扭转,截面结构为中空薄壁纤维,中空度较高;其纤维素含量较低,仅为36.897%,半纤维素含量26.188%,木质素含量20.889%,脂蜡质含量5.388%,水分含量7.045%;纤维长度较短,主体长度为21.3mm;细度为1.3dtex,为罕见的天然超细纤维;木棉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38cN·dtex-1,强力及断裂强度均比棉纤维低;木棉纤维的结晶度为54.6926%,结构比棉纤维疏松,吸湿排湿性能较好,回潮率高达10.73%。在木棉纤维试纺的设计中,由于纤维长度短、强力低、且表面光滑,使其抱合力较差,导致木棉纤维的可纺性较差,难以单独纺纱,故选择棉、涤纶、黏胶三种常见且性能不尽相同的纤维进行混纺,并设计不通的混纺比例按照固定的工艺参数进行试纺。纺纱时,先对木棉纤维进行和毛油的处理,使其保持一定回潮率,增加了木棉纤维间的抱合力和韧性,吸油水后纤维增重,可减小飞花和静电,从而减少木棉的损伤和损失,增加了可纺性。开清棉工序建议只对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木棉纤维本身很轻、较蓬松,纤维之间很松散,无需进行开松,否则飞花严重,纤维损伤和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只需去除杂质即可。梳棉工序采用较低机速,减少木棉纤维的损失,木棉强力低,较脆,速度高易损伤纤维,也使棉网棉粒增加。并条道数不易多,采用两道并合,并合根数均为6根,因为木棉纤维的长度短,离散大,牵伸产生的不匀明显,牵伸越大,条干不匀越大;出条重量不能太轻,易断条。粗纱工序减少棉条与喂入机构的摩擦,防止断条;低速运转,张力偏小掌握,减少粗纱断头;适当加大粗纱捻系数,保证粗纱成形。细纱工序采用低速、小牵伸、大加捻的工艺原则,以增大细纱强力,减少断头。最后,对木棉纤维混纺纱线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可知,木棉混纺纱就外观来说,色泽明亮,纱体较蓬松,手感比纯棉纱柔软。在工艺相同的条件下,木棉混纺纱的条干均匀度相对纯棉纱较差,而随着木棉混纺比例的提高,条干均匀度随之下降,相对应的细节、粗节、棉结也相应增加,纱线强力下降,毛羽数量明显增加;而混纺纱的断裂伸长优于纯棉纱,但随着木棉纤维含量的提高,断裂伸长也会逐渐下降。将木棉纤维与黏胶、涤纶混纺,不但能发挥出黏胶涤纶自身的特性,而且木棉纤维改善了纱体的手感,蓬松柔软,可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