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氧诱导视网膜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视网膜血管的发育
目的:制备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新生小鼠模型,观察吸高氧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选择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128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在75%氧环境中饲养,5天后回到正常空气中;对照组小鼠在正常空气中饲养。各组在不同时间点选取小鼠眼睛做视网膜铺片和切片。视网膜铺片经ADP酶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形态;视网膜切片经HE染色后,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定量反映视网膜血管的增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在吸高氧5天后(生后12天,P12)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铺片显示视网膜中央出现大量无灌注区,随后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并在P17时达高峰。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在P17时分别是(42.91±3.53)个和(1.63±O.30)个;在P23时分别是(38.28±2.49)个和(0.98±O.19)个,实验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同时在P17、P23时,比较各组左右眼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该模型是研究ROP较合适的动物模型,P12-P17是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阶段,吸氧对左右眼影响是相同的。
第二部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新生小鼠视网膜病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抑制因子一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氧诱导的视网膜病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高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选择不同时间点、采用不同剂量、不同注药次数给实验组小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PEDF,左眼作为自身对照,在P17或P23取材观察左右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态学变化和定量研究。结果:(1)不同给药剂量结果:在P12、P14注射三种剂量的PEDF,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实验组组间有差异,0.5gg组左右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1μg和2μg组注药右眼明显低于左眼,差异有显著意义;(2)不同给药次数结果:以2Bg作为注射剂量,采用不同次数眼内注射PEDF,观察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在P12或P14单次给药组无作用,二次和三次注药有效果,但后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不同给药时间结果:观察眼内注射PEDF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作用,在P12、P14注射三种剂量的PEDF,实验组组间有差异,0.5lug组无作用,1μg和2gg组有作用,且抑制作用2lug组>lμg组;在P13、P15注药的实验组组间有差异,2gg组有作用,0.5gg和1μg组无作用;在P18、P20注药的实验组三种剂量均无作用;(4)不同给药部位结果:在P12、P14二次或P12、P14、P16三次腹腔注射PEDF,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两次注药组与对照组分别是(46.62±4.44)个和(50.19±5.93)个;三次注药组与对照组分别是(37.52±7.73)个和(48.08±3.55)个,差异均无显著意义;(5)眼内对照组:在P12、P14给吸氧组小鼠眼内注射PBS和空气组小鼠注射2lugPEDF,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注PBS组左右眼分别是(46.73±1.37)个和(52。08±7.66)个(P=O.504);空气组左右眼分别是(1.09±0.21)个和(1.59±O.37)个(P=O.137),两组左右眼比较均无差异。结论:玻璃体内注射PEDF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同时不影响正常血管的发育,提示PEDF可能成为防治}lOP的很有潜力的血管抑制因子。
第三部分:VEGF和PEDF在视网111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VEGF和PEDF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两者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小鼠分为对照组、吸氧组和注药组,在不同时间点取新生小鼠眼球制作冰冻切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视网膜VEGF和PEDF蛋白水平及眼内注入PEDF后两者的变化,同时测定CD31反映新生血管增生及分布情况。结果:用CD3l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观察到吸氧组较对照组在P12-P17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形成,VEGF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生长呈正相关,PEDF呈负相关。眼内补充外源的PEDF后,注药眼较对照眼VEGF表达量减少,新生血管形成也减少。结论:VEGF和PEDF的表达失衡可能在ROP新生血管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给予外源的PEDF,可恢复两者的平衡,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可能为ROP的防治带来新的希望。
第四部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目的:证实PEDF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途经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方法:选择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12只,吸75%高氧5天后,返回空气中,在P12和P14,小鼠右眼注射1μg和2μg两种剂量的PEDF,在P17取材制作冰冻切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数目,两组分别比较左右眼凋亡细胞数。结果:1μg组左右眼凋亡细胞数分别(5.75±0.85)个和(25.75±2.10)个,P值<0.05;2[tg组左右眼凋亡细胞数分别为(2.75±0.48)个和(43.50±3.57)个,P值<0.05,两组左右眼比较,注药眼凋亡细胞数比左眼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意义。比较1μg组和21μg组注药眼凋亡细胞数,分别为(25.75±2.10)个和(43.50±3.57)个,2[tg组凋亡细胞数较1μg组多,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PEDF可能是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