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垃圾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建筑垃圾材料工程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西咸北环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选取拱形骨架护坡和仰斜式挡墙护坡路段开展现场研究,在实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垃圾填筑路堤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建筑垃圾路堤的温湿度分区和路堤温度场预测模型。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路用建筑垃圾材料的组成,测定了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吸水率、密度等指标,对比分析了原始骨料与现场碾压后骨料的颗粒级配情况。基于现场路堤温度实测数据,综合考虑各测点的变化情况,展开了对路堤温度场的分析,得到了建筑垃圾路堤温度场的分布情况,详细划分了路堤吸放热状态的四个阶段。在对路堤阴阳坡效应的研究中,得到了阴阳坡效应影响深度、影响程度和年周期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对建筑垃圾路堤内温度分布做了分区研究,给出了建筑垃圾路堤的温度分区。在综合考虑路堤内部温度变化因素,如振幅、滞后性、水平埋深和垂直埋深的影响后,建立了路堤温度场的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各影响因素的取值方法与确定依据。依据现场路堤湿度实测数据,分析了建筑垃圾路堤各测点的湿度变化规律,认为路堤湿度受初始含水率影响较大,路堤坡脚及中央分隔带下易受外界水分侵入,拱形骨架护坡比仰斜式挡墙护坡在坡面和坡脚处更易于受水浸湿,在路堤内部易形成浸润区。以路堤湿度增量为参数,揭示了路堤内各测点的动态变化过程,给出了路堤湿度分区和冻融区,为进一步研究路堤变形打下了基础。最后,分析了路堤受外界水侵入的两种情况,即坡脚侧渗和路肩下渗,得到了不同入渗方式下路堤湿度场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整个入渗过程,给出了水平和竖向入渗范围及入渗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建筑垃圾材料的路用性能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