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藏传佛教节日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将藏传佛教节日作为社会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论文运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文献考据法、整体性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以传召大法会、雪顿节等几个较为典型的藏传佛教节日为主要探讨对象,分析僧俗共同参与的藏传佛教节日在封建农奴制时期与世俗政治、经济及群众信仰的关系;探讨民主改革后藏传佛教节日发生世俗化变迁的表现和原因,以及新时期藏传佛教节日的文化功能等。论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藏传佛教节日进行概括介绍,包括一些典型节日举行的时间、流行的地区、活动的内容等,并对传召大法会、雪顿节等几个影响广泛的节日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为后文的论述奠定基础。在简要介绍藏传佛教节日的基础上,笔者对僧俗共同参与的藏传佛教节日作了历时的比较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对封建农奴制时期的藏传佛教节日进行了分析,认为此阶段的藏传佛教节日不仅承载着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受藏传佛教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文化因素的影响,僧俗共同参与的藏传佛教节日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统治阶级政治斗争和奴化民众的工具。节日里商贸、文娱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藏区经济及文化的交流,但寺院获得的大量布施又对藏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文章第三部分对1959年民主改革后藏传佛教节日的世俗化现象和原因进行了研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封建剥削和压迫制度的废除,科学知识的传播等,促进了藏区社会的进步。曾经被统治阶级利用的藏传佛教节日回归为宗教的节日,适应了社会发展和世俗化的转变:寺院不再享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经济、文化活动与佛事活动并重,人民群众成为节日的受益者。世界众多宗教的世俗化发展趋势、政教分离、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及藏传佛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历史传统等促成了藏传佛教节日的世俗化。文章最后对新时期藏传佛教节日的价值和功能进行了探讨。藏区社会环境的改变,藏传佛教节日的世俗化及全球化、城市化大背景下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赋予了新时期藏传佛教节日新的文化功能和存在价值,如民族情感表达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功能、和谐理念传播功能等。
其他文献
慢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以减速慢行、简约低碳、自然求新、享受生活为特点,通过舒缓、细致的旅行,融入本土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旅游体验。成都被誉为休闲、美食之都,是
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开发方向逐渐向油层埋藏深、能量低、渗透性差的油藏转移,因此中后期油田开发解决深抽问题至关重要。随着泵挂深度的加深,抽油机悬点载荷增加,常规游梁
目的探讨本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基因型分布和年龄分布特点,指导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者早期筛查和诊疗,旨在为降低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参考依
之所以选择“新具象”这个题目来写,一来是对新具象艺术的兴趣,二来希望通过整理新具象绘画的资料对创作有所帮助。具象或许对思想的表达会带来许多局限,新具象从某种意义上
《赛德克·巴莱》的分量,在于从个体到整体都给予了充分全面的展示,这不再是单一的人性,是复杂多元的人性。在这部电影里,有三种冲突,一种是身份认同的冲突,一种是生命与尊严
石油开采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油田作业中,对安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开采含蜡石油时,蜡在地层情况下都溶解在原油中。当原油沿井筒上升时,因温度、压力降低和气体膨胀的冷
采用钢筋混凝土接缝连接梁来实现预制墙体竖向钢筋的连续性连接。通过6个高宽比为1.7、不同截面高度和位置的接缝连接梁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
目的:研究高位硬膜外阻滞(HEA)治疗心脏瓣膜病心衰的作用。方法:对19例心脏瓣膜病心衰患者进行HEA治疗28 d,观察该方法的疗效。结果:心脏瓣膜病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
手机媒体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史和传播史上将产生巨大的作用。手机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也从根本上改造着我们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在手机步入中国的短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的独特称谓,特指源于人民内部矛盾,由一定数量持有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观念和利益主张的民众通过自发或有组织地利用游行、聚会、上访、罢工等途径进行利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