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网找力分析方法和成形过程试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a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网结构是从悬索结构发展而来的一种结构体系。悬索结构形体简单,索间距较大(稀疏布索),维护系统构件大,在世界广泛用于大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建成多座体育场馆。索网结构可适应复杂形体,索网格间距小(密索布置),维护系统简洁,但是索网结构要求复杂的设计分析理论和方法、精密制造技术和精确安装控制等,所以,仅在德国应用较多,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应用于一些玻璃结构。 初始网格的确定是索网结构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基于建筑形体设计建立的网格需要确定合理的张力来实现,以满足结构性能要求,因此,找力分析方法就是索网设计分析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相关研究文献较少。 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原理、采用复位迭代的计算方法(复位平衡法)。然后研究了基于力法平衡方程平衡矩阵分解的线性自应力模态组合方法,采用奇异值分解求平衡矩阵的自应力矢量。最后研究了两种方法组合的混合方法,以线性结果作为初始力进行非线性迭代分析。根据这些方法,编制了Matlab程序,通过数值分析算例证明了程序的正确性以及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本文进行了马鞍形双曲索网模型试验,试验模型平面尺寸为1.8mX1.8m。通过分步分级悬挂砝码加载来控制索张力,测出了成形过程15个平衡形态和最终平衡形态,通过与数值计算结果比较,证明了试验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地铁建设蓬勃发展,地铁隧道的近接施工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就目前来说,解决地铁隧道的近接施工问题不仅可以确保地铁隧道和建筑物的安全,而
预应力钢结构通过施加预应力以充分利用钢材弹性范围内的强度,提高构件或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少其变形,达到节约钢材、降低造价的目的。预应力与大跨空间结构相结合形成了许多
抗压与抗拔群桩基础在工程实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沉降计算始终是工程应用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现有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多是基于弹性理论,即假定土体在拉伸、压缩时的模量相等,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结构健康监测已经成为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由于无线监测系统具有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安装便捷等优点而成为了结构健康监测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大跨径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以其施工简便、造价经济、受力合理、行车舒适等独特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崛起。尽管其起步较晚,在主跨100~250m范围
短肢剪力墙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抗侧力构件,它不凸出墙面,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已在我国的中、小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对短肢剪力墙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具有
张弦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钢结构形式,由于其受力合理的特点在国内外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较多应用。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分析了大跨度双向张弦结构的动力特性和以及在
浅埋暗挖法是以加固处理软弱地层为前提,以新奥法(NATM)为理论基础,针对埋置深度较浅的松散软土或破碎岩石地层的一种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方法。浅埋暗挖法是为了适应城市地下工
立式圆筒形储罐是油田和石油化工及其相关企业广泛应用的容器,其多存储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在地震作用下常因内部储存流体晃动过大造成容器破坏,易导致火灾、泄露等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