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最早于1820年由Powell报告。Dolhart等1946年命名,由于IBS无特异性,故其命名似乎有很长的周期。以前曾用名有“过敏性结肠炎”,“结肠痉挛”,“粘液性结肠炎”,“易激性结肠”等。它未能指出是肠道的哪一部分易激或引起易激的刺激是什么,综合征则表明有多种症状。现在所称的IBS代表了长期以来许多不同的命名以及与其相关的许多解释和治疗。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研究发展后,IBS才被逐渐全面认识。研究目的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IBS疗效确切,对各项症状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无任何毒副反应。针灸在治疗IBS方面取得了可靠的疗效,治疗手段多样,但目前尚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对IBS的诊断、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另一方面对IBS的疗效的判定无明确客观指标,缺乏说服力;另外,针灸治疗IBS的机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化。针对于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使用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观察症状自评量表、临床便秘症状以及不良反应。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面,综述了中医学、现代医学对IBS的认识和治疗,以及针灸治疗IBS的研究进展。临床研究经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后从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期间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按首次来诊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观察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入组时完成量表填写。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即饮食治疗。2组取穴及辨证加减相同,穴位选择:根据俞募配穴及合治内腑的原则,选取:大肠俞、天枢、上巨虚,左右交替取穴。治疗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设计为空白对照组,穴位选择同治疗组,埋线操作过程中不放置羊肠线。埋线操作完毕后,让患者卧床休息,观察15分钟左右,方可离开,并告知患者埋线后注意事项。疗程为每周1次,共治疗6次。在疗程结束后再次填写量表。观察指标包括:(1)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2)临床便秘症状评分研究结果一般资料方面,治疗前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见表1-2),经X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两组患者各方面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躯体化症状方面,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均在24分以上(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两组患者均有躯体性不适症状。经埋线处理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而对照组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强迫症状评分方面,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均在20分以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强迫症状。经埋线处理后治疗组评分无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经治疗后上述症状未缓解,而对照组评分则较治疗前升高,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强迫症状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较前加重。人际关系敏感症状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均在18分以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治疗后两组评分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有意义(P>0.05),提示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抑郁症状评分方面,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均在20分左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经埋线处理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而对照组评分则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的抑郁症状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较前亦有减轻;治疗后组间比较提示埋线治疗后评分下降更加明显、效果更好。焦虑症状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均在20分左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有焦虑症状存在。经埋线处理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而对照组评分则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的焦虑症状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较前亦有减轻;治疗后组间比较提示埋线治疗后评分下降更加明显(P<0.05),因此效果更好。敌对症状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在8分左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敌对症状。治疗后两组评分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有意义(P>0.05),提示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恐怖症状,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在10分左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恐怖症状。治疗后两组评分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有意义(P>0.05),提示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偏执症状,由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在7~8分左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有轻度的偏执症状。治疗后两组评分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有意义(P>0.05),提示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精神病性症状,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在6-7分左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均无精神病性症状。治疗后两组评分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有意义(P>0.05)。其他情况评分,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均在20分以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均存在睡眠、饮食方面的问题。经埋线处理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而对照组评分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提示对照组上述症状未见好转。临床便秘症状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平均得分分别为治疗组10.90,对照组11.1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经埋线处理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下降,为6.95,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经治疗后便秘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而对照组评分为10.87,则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便秘症状无好转。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或因不能耐受干预措施而退出研究。研究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便秘型IBS患者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精神、心理因素,穴位埋线可以改善躯体症状、饮食、睡眠症状,以及抑郁、焦虑症状,但对精神疾病效果欠佳。在研究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或因不能耐受干预措施而退出研究。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设置方面,以及样本量问题。由于采用观察量表的方式,对样本量要求较高,本研究若能增加样本量和观察组,研究结果将更具说服力。创新之处本研究以空白对照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