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土地整理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状和问题.这个部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即从土地整理的发展历史、整理误区和合川市农村居民点的现状、问题两个方面入手,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分析作好基础研究.第二部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内涵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内涵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的灵魂.该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5个动力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应包括增加有效土地面积的潜力、农村聚落优化的潜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潜力、土地增值的潜力4个方面.第三部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体系.本部分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把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驱动力作为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压力,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作为衡量标准,选取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从三个方面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确定指标权重,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合川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析.本部分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实际,对合川市农村居民整理的基本潜力——增加有效土地面积的潜力和综合潜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区.第五部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难点与对策思考.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个多层面的问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将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理论整理潜力向实际整理潜力的转换,影响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本部分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