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山县花灯文化丰富多彩,在贵州省四路花灯特色中别具一格,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特别强调要实现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等五个方面,其中乡风文明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民提高生产力、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的隐形条件,它能够助推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有效运行。独山县花灯文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当地乡风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实用价值等。它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娱乐功能、充当文化传播媒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众的乡风文明建设意识、发挥社会教化等功能作用,还是多种文化的象征符号,还可以增加就业。研究独山花灯文化与当地乡风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从乡村振兴视野这个新视角来研究独山花灯文化——更多从乡村场域探索保护、传承和弘扬花灯文化的途径。文章分绪论和正文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阐明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基本路径与方法和定义了独山县花灯文化。正文中第一章专门纪实了独山县三棒村花灯狮子文艺队与独山县飞机场花灯狮子文艺队两个个案在日常中应邀演出的民俗文化活动。第二章论述了独山县花灯戏表演,主要分析了花灯演员与文本、花灯戏演出舞台与剧目、花灯文本与适用之间的关系。第三章阐述了独山花灯文化发展的遭遇,即阐述了社会大背景下,新科技的普及带来大量的新文化引发了花灯文化的式微,民间花灯队演员因生计方式变迁等原因而大量流失、花灯文艺队发展存在问题、花灯剧目的传统特色与韵味不足、花灯演出内容常与应演场景匹配不佳等内容。第四章分别论述了独山县花灯文化的功能价值及作用。提出了依靠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改造花灯剧目、深入挖掘花灯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在乡村场域下重建花灯文艺队。加强花灯剧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建立花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链接,完善花灯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并加强政府机关单位对民间花灯文化发展的适当引领和打造,使之具备的社会文化价值、教育功能等作用服务于当下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农民礼仪道德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花灯艺术本身,二者相互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