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体验教学,就是通过创设某种情境或组织特定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自主地认识数学学习对象,获得情感、行为和认知体验,促使经验生长的一种教学方式。自《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关于体验教学的研究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却并不多见,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数学体验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它并不是一种高姿态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是回归到教学的常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初中数学体验教学的发展状况。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对数学体验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其次,利用问卷调查初中教师对“数学体验”的了解程度和对部分观念的认可情况;接着,就初中数学体验教学的实施展开策略研究;最后,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策略应用的效果。通过调查初中教师对“数学体验”的认识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大多数教师均认可“直觉—抽象—发现—推理—评价”这一“数学体验”的基本结构,但对“数学体验”的含义、组织形式和价值等观点的认识仍存在片面性和滞后性。(2)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对“数学体验”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随着教龄的增长,了解程度越深,但无一人表示深入了解并在教学中实践。(3)在校园设施方面,许多学校都设有“数学文化墙”,但专门的数学体验室较少,即使有也只是偶尔投入使用,还有不少学校则没有相关的设施。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结果,笔者针对数学体验教学的有效实施提出了二重原则和四项策略。一方面,数学体验教学的选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需要,还应立足于数学的本质。另一方面,数学体验教学的实施策略如下:(1)创设真实的数学情境,促进直觉体验;(2)设置启发性的数学问题,促进抽象体验;(3)增设数学实验环节,促进探究体验;(4)当堂检测及时评价,促进反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