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COL11A1和COL18A1基因的致病突变通常会导致包含有高度近视症状的综合征,所以本论文拟研究COL11A1和COL18A1基因上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7127311,rs11911327,rs2236454,rs2236457,rs2236475)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而SNTB1基因作为近视易感基因,对其相关的研究和报道均比较少,所以本实验拟进行近视易感基因SNTB1的相关功能研究,以便为高度近视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能的干预靶点。研究方法:对于COL11A1和COL18A1基因的研究,本实验收集869例高度近视患者和804名正常者(均为中国汉族人群)的外周血标本,并提取相应的标本DNA。根据5个SNP位点相应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和Snapshot引物,DNA扩增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进行,同时采用ABI-Snapshot技术对PCR产物进行进一步延伸,然后置于DNA测序仪上检测其基因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以及统计学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区和相应的单体型分析。从而判断5个SNP位点与高度近视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对于SNTB1基因,通过构建SNTB1基因质粒载体pcDNA3.1-SNTB1(带HA标签),然后用扩增的质粒转染人肾上皮细胞(293T)和鼠纤维原细胞(3T3),观察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等情况。结果:COL11A1和COL18A1基因上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本研究资料具有群体代表性。研究结果发现,5个SNP位点与高度近视均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rs2236475的等位基因G,在对照组和病例组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0.215 vs 0.245),是高度近视的风险等位基因(OR=1.26,95%CI=1.06-1.51)(OR(odds ratio):优势比;CI(confide nce interval):置信区间)。携带rs2236475GG基因型的个体相比于携带rs2236475AA和rs2236475AG+AA基因型的个体,其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会增加(P=0.008,OR=1.79,95%CI=1.18-2.64;P=0.012,OR=1.74,95%CI=1.12-2.57)。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只有COL18A1基因上有一个连锁不平衡区,且多态性位点包括rs2236454,rs2236457和rs2236475,进一步分析得到该连锁不平衡区的单体型的6种类型(TCA,CCA,CTG,CTA,TCG,CCG),其中单体型CTA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有明显区别(P=0.017),携带这个单体型的个体患高度近视的风险可降低31%(OR=0.69,95%CI=0.51-0.94)。SNTB1基因质粒转染人肾上皮细胞(293T)和鼠纤维原细胞(3T3),通过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粘附能力情况。结果显示SNTB1基因对细胞增殖和粘附均无显著影响,但是对细胞迁移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显示,COL11A1和COL18A1基因上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可能与汉族人群高度近视间无显著相关性,但包含rs2236475位点的单体型CTA可以降低高度近视的患病风险。而对于近视易感基因SNTB1,可能对细胞的增殖和粘附无影响,而对细胞的迁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三个基因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还未阐明,还需要在基因功能方面做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