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6月,国民党以30万大军围攻中共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为巩固社会秩序、保障部队供给,豫皖苏解放区面临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豫皖苏解放区政府加强了粮食征收力度,开展夏征和秋征。为了圆满完成任务,解放区政府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粮食征收政策进行了广泛地解释和宣传。这一举措的实施却并非一帆风顺,期间遭到了农民的抵制和抗拒。征粮过程中出现了干部贪污、农民抵抗、负担不公、隐瞒包庇、粮食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征粮工作一再受阻。为保障征粮任务的完成,中共一方面改造乡村政权,培养新干部、改造旧干部,另一方面还注重依靠群众力量,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鼓励挤实地亩。此外,解放区政府还根据实际情况,着力调整以往的负担方法,颁布新的粮食负担条例。针对粮食征收过程中出现的浪费、蚀耗问题,解放区政府及时检查并监督存粮情况。对于部队乱开便条、浪费粮食的现象,中共决定实行严格的粮票制度。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豫皖苏解放区的征粮任务顺利并超额完成。随着淮海战役的结束,豫皖苏解放区的征粮运动也逐渐拉上帷幕。豫皖苏解放区农民在这次征粮运动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这是历史永远无法磨灭的。在这次征粮过程中,中共通过粮食征收重建了乡村政权,获得了当地民众对中共和新政权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