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交易的两面性使其成为中西方财务会计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这一问题随着我国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全流通时代背景下整体上市的实现而有望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运用实际数据对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后关联交易的变化,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后关联交易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整体上市能否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等问题进行分析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整体上市相关理论,财务业绩评价相关理论以及关联交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整体上市和关联交易的现状和实质进行了描述分析。同时,通过比较分析法,利用Excel、SPSS等软件对整体上市前后关联交易的变化、整体上市和未整体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变化以及关联交易对财务业绩的影响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文章的最大意义在于弥补了前人由于样本数据不足而无法对整体上市后关联交易对财务业绩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后发生的关联交易规模较整体上市前显著减少,与同年未整体上市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规模相比也较小,从而有效抑制了大股东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问题。另外,整体上市后关联交易有利于提升集团公司财务业绩,其中,购买型关联交易与集团公司财务业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销售型关联交易与集团公司财务业绩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文章最后从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结合前文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同时运用比较分析的手段对整体上市前后、整体上市与未整体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规模变化和不同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实证部分的研究奠定基础,使得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