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叹”现象探析——以成都五所高校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群体,是时代气息的晴雨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文化的多元融合和网络时代的到来,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了“叹”现象的发生。90后大学生“叹”现象的出现具有特定的背景,同时也蕴涵和隐射出在社会变革下大学生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文章在从学理上解析大学生“叹”现象的同时,通过对在蓉5所高校20位90后大学生的访谈对话研究大学生“叹”现象。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叹”表现为各年级“叹”的内容有所差异,但主要分布在学习、生活、就业与婚恋方面,特别是在大学生恋爱方面缺乏一种发展恋爱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处理恋爱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而引发“叹息”的情绪较多;除此之外,还表现在对现时代环境(雾霾)和食品安全的较多关注度。研究表明,当代的社会变迁带给90后大学生的不仅是成长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使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上出现了怀旧、无趣、甚至消极等“非青春”现象,这种特殊的心态与原本青春激扬的大学生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特别是怀旧与励志情绪的交叉与矛盾,恰恰说明了现在的大学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  基于大学生“叹”的这种现存性,再初步总结了其四大基本特征:自嘲性、激励性、焦躁性、怀旧性。对于诱发大学生“叹”现象的主要原因,文章侧重从学习压力重、就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与恋爱婚姻的失落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索了消解大学生“叹”现象的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四方面协同的路径,即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体系,从外因方面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内因方面提出大学生自身也要追求理想人格、型塑健康人格,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而消解其“叹”现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湖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12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n=62)和干
责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其如空气与水一般须臾不可或缺。担当责任,不仅能够彰显个人价值,更能体现社会价值。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特殊群体,他们是社
信息技术和数学的相互整合是现阶段的新的教学模式.逻辑思维在中小学中培养计算思维上占重要的地位,因为数学中的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都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发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经济危机成了困扰资本主义的问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凯恩斯经济学都将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作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形成了各自的关于
众所周知,科技对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关注高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建设问题。影响高科技创新人才成
“继续解放思想”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新命题和新任务,是对前次思想解放的再解放。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是一段思想解放的历程,每一次经济社会的大发展都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