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检测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感染的风险因素。2.探讨CRKP流行病学特征,明确重症监护室(ICU)菌株克隆情况。3.研究CRKP耐药与毒力机制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CRKP 125株。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检测。查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科室、标本类型、基础疾病、进行侵袭性操作、入住ICU病房、分离标本前后抗生素暴露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2.改良Hodge和碳青霉烯酶灭活(mCIM)试验对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拉丝试验检测CRKP黏液性。3.PCR检测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酶、ESBL、AmpC酶)和喹诺酮类19种耐药基因及6种荚膜型、17种毒力基因进行扩增,随机选取部分阳性产物进行双向测序,确定基因型。4.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对125株CRKP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ICU病区CRKP克隆情况进行检测。结果:1.125株CRKP对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均耐药,对酶抑制剂及喹诺酮类耐药率高达>95.0%,对氨基糖苷类、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65.0%)。其中67株为多重耐药(MDR)株,58株为泛耐药(XDR)株。2.感染患者以ICU病区、呼吸科及神经外科分布最多,老年男性患者为主;标本类型以痰的分离率最高。3.标本采集前,120例患者有抗生素暴露及110例患者进行过侵入性操作,以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使用较多,替加环素和氨基糖苷类使用较少。4.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改良Hodge试验阳性率84.0%(105/125),碳青霉烯酶灭活(mCIM)表型试验阳性率为92.8%(116/125)。5.高黏液表型结果:125株实验菌株中有12株(9.6%)拉丝实验阳性。6.PCR示所有菌株均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92.8%(116/125)菌株携带KPC-2基因,4.0%(5/125)携带NDM基因,3.2%(4/125)携带IMP-4基因,有2株CRKP同时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KPC-2和NDM-1;β酰胺酶基因中,检出率最高的为CTX-M基因,达90.4%(113/125),其次分别为SHV基因102株(81.6%)及TEM基因52株(41.6%),喹诺酮类基因中97株(77.6%)qnrS为阳性;携带4种耐药基因的菌株检出率最高,为52.0%(65/125),1株CRKP同时携带6种耐药基因。7.MLST分为5个ST型,ST11型,占91.2%(114/125),ST890和ST1308各4株,2株ST86,1株ST485;46株分离自ICU病区的CRKP,仅2种ST型,分别为ST11(44株)和ST86(2株),PFGE结果按85%相似系数示46株菌为A-D型。8.毒力因子:125株CRKP均未检测到常见荚膜型。entB、wabG、ybtA、ureA、ycf和fimH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均>90.0%。rmpA基因阳性25株,占20.0%,均表达KPC-2和SHV基因。仅检见1株CRKP携带wcaG毒力基因,未检出markD、ironB、vatD、magA、alls、aerobactin毒力基因。结论:1.CRKP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现象非常严重,氨基糖苷类及替加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抗生素暴露及有创操作可能为导致菌株病区内流行传播的重要原因。2.CRKP主要耐药机制为产KPC、NDM、IMP-4型碳青霉烯酶,广谱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也是导致其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的重要机制。3.ST11为本院CRKP主要ST型,首次在本地区发现1株MLST分型为ST485、携带NDM-5型耐药基因的CRKP。ICU病区为CRKP菌株克隆存在的主要病区。4.CRKP中检出毒力基因较多,以entB、wabG、ybtA、ureA、ycf和fimH阳性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