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晚清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现代化转型。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中,传统的价值体系远未消散,新的生存秩序也尚未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诸多矛盾需要调和,诸多鸿沟需要跨越。种种来自西方的冲击力使得这种过渡性必然带给当时的中国人深刻而持久的现代性焦虑;也正是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才开始逐渐一步一步认清“自我”。而清末民初诸多科学性与“前科学性”共存、暗淡现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现代化转型。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中,传统的价值体系远未消散,新的生存秩序也尚未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诸多矛盾需要调和,诸多鸿沟需要跨越。种种来自西方的冲击力使得这种过渡性必然带给当时的中国人深刻而持久的现代性焦虑;也正是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才开始逐渐一步一步认清“自我”。而清末民初诸多科学性与“前科学性”共存、暗淡现实与光明幻想与共的科学幻想小说,看似滑稽荒诞,实则投射了一代中国人的家国危机体验与重塑“新世界”的真诚而热切的想象。清末民初科学幻想作家正是在不断的西学体验中对照自我,以既绝望又希望、既忧患又自傲的矛盾心态,构建出关于晚清社会的过去、现实和未来。本文以清末民初科学幻想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将“焦虑”作为进入中国早期现代性问题的切入点,考察科学幻想在清末民初社会所发生的现实动因,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中国早期现代性特征。主要从晚清社会诸种思想观念的变迁出发,探讨西方时间观念、空间观念、科学观念在中国社会的落地发芽,如何影响了清末民初科学幻想小说中有关现代性的书写,以及其中所隐含的中国与西方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等问题。全文分为绪论、主体两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与方法,并对“清末民初科学幻想小说”概念做一界定。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主要从晚清表层时间体制的更迭与深层时间观念的变迁出发,阐释新型时间体验在清末民初科学幻想小说中所呈现的独特面貌。小说中的种种时间叙事悖论,表露出近代知识分子对进入现代时间的敏感以及中国早期现代性时间体验的过渡性痕迹。第二章主要从空间观念在近代中国的转型出发,分析清末民初科学幻想小说中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小说中对“中国复兴”这一宏伟情节的空间想象呈现出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清末中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危机与现代性焦虑体验。第三章主要阐释现代科学在清末民初小说家的幻想中所被赋予的思想启蒙角色。小说家们以武器的先进力量、电气的精神作用、西医的神奇手段来构想未来中国的繁盛图景,而对“科学”的热情幻想与无限信仰则表明中国社会在科学观上开始接近现代性领域。第四章主要分析近代中国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如何艰难地实现自我认同,并进行自我反思。小说中的行旅者不断游离于空间上的“西方”与时间中的“过去”,在与“他者”的对话中寻找现实自我的“镜像”,这一过程隐含着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种种碰撞与矛盾。
其他文献
<正>新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展开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制订教学计划,从而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学习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和自
总体来看,无论是共时还是历时,秦陇片十五地方言声调的一致性较强,比较稳定,声母和韵母差异性较大。通过专章分析龙江方言,可看出龙江方言虽然大体符合秦陇片十五地方言内部部分语音特点,但是也有自身的独特性,例如部分文白异读。总体研究思路按照从大到小着眼,以现有的方言材料和田野调查所掌握的材料为基础,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出发,初步分析秦陇片十五地方言语音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一步考察单点方言。根据《中国语言
在八百里秦川的这片沃土上,独特的地理与人文造就了秦人秦声语调高亢激昂、语言风格豪迈洒脱的特点。以关中方言为基础,自古以来诞生过许许多多的关中地方民歌,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兴起,关中民歌被不断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化、时尚化的流行歌曲。尽管如此,关中方言却还是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在新的音乐创作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近些年来,运用陕西关中方言进行创作的流行歌曲成为了当下音乐市场中颇为热门的一种音乐类型。这种
目前我国许多英语学习者无法流畅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这并不利于对外交往中中国文化的传播。2011年,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课标里提出要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教材是学生获取语言和文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目前涉及初中英语教材的研究还极少。因此,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目前初中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占比情况如何?(2)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
写作作为语言知识的输出环节和创造过程,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取得进步的必经之路。因此,国内外学者在有效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而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由于我国中学大多采取大班教学,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一一点评。为了解决英语写作当中的一些问题,文秋芳教授提出了“师生合作评价”本研究主要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说、以评为学假说以及合作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1.
云南大学紫陶传承基地是指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云南大学紫陶传承基地。云南大学紫陶传承基地从2018年至今已经举办了多次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活动,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视觉形象从而导致云南大学紫陶传承基地推广不足且影响大多局限于云南省内,不利于它丰富的活动和品牌的塑造,所以云南大学紫陶传承基地的视觉形象设计迫在眉睫,也是它的价值所在。非遗传承基地的视觉形象设计是我们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的一个重点,在
阅读,作为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接收、处理及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糊容忍度,作为一种认知变量,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模棱两可的语义及情境的容忍程度,当容忍度较低甚至几乎为“0”时,即模糊不容忍。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词汇过多、句子复杂、缺乏背景知识、怕被误解等都会导致大多数初中生在语法和句子层面出现模糊不容忍
当代古诗词新创艺术歌曲将中国古代诗歌与音乐结合,延续了音乐、诗歌同源的文化传统,具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音乐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青玉案·元夕》堪称辛词中的经典之作,深受当代作曲家喜爱,结合不同的创作风格二度创作出了许多“古词新谱”的优秀现代声乐作品,被广大声乐学习者学习演唱。本文从歌曲《青玉案·元夕》的创作背景出发,通过分析诗词的艺术特点,对不同创作版本的音乐结构、音乐特征进行
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系统保护和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优秀的历史文脉、推进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之一,其良好的保护性更新将有助于坚定城市的文化自信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更新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大量历史街区的更新案例表明,融资成为推进其发展的主要难题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工具进行衡量与评估。然而,我国尚未有面向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标准,无法满足中学英语教师行业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基于循证实践的五个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检索证据、综合、与实践对象沟通、以及评估,对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循证实践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构建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标准循证实践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