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广义上讲,任何突出于胃、肠粘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均称为息肉,但狭义上所指消化道息肉是起源于黏膜上皮表面向消化腔内突出的局限隆起性病变,为消化道常见病,各段均可发生[1]。一般结肠息肉发生率高于胃息肉。息肉大小不等,临床上一般把直径≥2.0cm的结肠息肉称为巨大息肉。从其外形上常难以确定息肉的组织学类型,通常需要靠内镜活检明确诊断。可从病理组织学上将消化道息肉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肿瘤性息肉即腺瘤又分为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这些息肉最易发生癌变,属于癌性病变,应提高警惕,同时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而非肿瘤性息肉包括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其癌变率低。早期发现息肉同时及时对其切除可有效降低大肠癌的病死率。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而不再需要传统外科手术。而对于消化道早期癌、平坦型腺瘤病变和黏膜下病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即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广泛应用在消化道黏膜病变的治疗上,但对于较大的平坦型病变,EMR治疗只能通过分块切除的方法来进行,其结果是不能获得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肿瘤局部残留和复发的几率也大为增加。1996年日本学者首创使用IT刀对≥2cm的消化道早癌进行黏膜下剥离一次性成功切除,并逐步开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ESD),该方法能对较大消化道病变进行一次性的完整剥离,提供了完整的病理活检,其病变的复发率也较低。内镜下肠巨大息肉行电凝电切术及直径≥2cm的粘膜层病变行ESD术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以上两种治疗方法易出现出血和穿孔的并发症,尤其是ESD术。如何有效避免或/和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内镜治疗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临床联合运用金属钛夹、黏膜下注射、圈套器电凝切除等内镜技术,尤其是内镜下放置金属钛夹(endoscopic hemoclip placement,EHP)的应用,可有效预防及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使内镜切除消化道巨大息肉及剥离粘膜下病变的安全性提高,1995年日本Hasachi开始内镜下应用金属止血夹,可预防和治疗粗蒂大息肉电切所引起出血、穿孔的并发症[2]。与内镜下单纯采用高频电切病变相比,在使用金属钛夹阻断血供的基础上进行高频电切更安全有效,使手术后的出血穿孔率明显减少,从而扩大了内镜治疗的范围。金属钛夹是一种物理止血方法,钳夹的关键正是利用金属钛夹良好的血管结扎及止血作用,阻断息肉内部滋养血管血流。钛夹可自行脱落并可经消化道排出。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肠巨大息肉切除术及ESD术中的应用价值,并正确评价其治疗优势和效果。方法:选取行内镜下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及ESD术中应用金属钛夹的66例患者,其中结肠巨大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患者59例,年龄31岁至80岁,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8例;行ESD术患者7例,年龄50岁至84岁,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4例。应用Olympus HX-110QR型金属钛夹持放推送器及Olympus HX-610-135型金属钛夹于肠巨大息肉电凝电切术前钳夹根部或电凝电切术后钛夹夹闭创面,于ESD术后使用钛夹封闭修复创面,通过观察和记录上述操作方法中应用金属钛夹后出现的术中及术后的穿孔率和出血率,从而进一步客观评价金属钛夹在肠巨大息肉切除术及ESD术中的作用。结果:66例患者,共68处病灶,使用金属钛夹243枚,确切固定227枚。所有应用钛夹病例术中术后均未见穿孔,1例出现术中出血,2例出现术后急性出血(术后3天以内),1例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术后3天以上)。以上发生的出血创面经二次处理,即急诊肠镜追加钛夹若干后均达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金属钛夹适用于直径较大(通常指≥2.0cm)、蒂部较粗、切除后创面较大或者切除后创面有明显渗血的病灶。在肠巨大息肉电凝电切术中及ESD中及时准确的应用金属钛夹,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术中、术后出血和穿孔的发生,具有及时、简便、有效和安全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