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ingN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造成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大规模进行土地开发,由此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造成许多地区的发展困境。本研究以沈阳市为研究对象,以1992年、2004年、2014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RS与GIS技术,通过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来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将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起来,把土地类型对应为相应的土地生态系统,对沈阳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对导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发展现状和研究结果提出了土地合理利用的相关建议,为推进沈阳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时间变化上来看,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是变化幅度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1992~2004年,建设用地增加了46719.15 hm2,耕地减少了24465.00 hm2,林地减少幅度也相对较大,12年间共较少了11673.30 hm2;2004~2014年,耕地减少了18768.15 hm2,建设用地呈持续增加的态势,10年间增加了28798.80 hm2,增加速度较1992~2004年有所减缓。从空间变化上来看,各个辖区土地利用都发生了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沈北新区和浑南新区,1992~2004年,沈北新区耕地减少了3294.12 hm2,林地减少了1098.12 hm2,建设用地增加了4392.35 hm2;浑南新区耕地减少了5478.87hm2,林地减少了2739.12 hm2,建设用地增加了10956.36 hm2;2004~2014年间沈北新区变化更为剧烈,沈北新区耕地减少了12078.45 hm2,建设用地增加了14274.28 hm2。总体来看,22年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从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变,说明沈阳市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土地利用变化也造成了沈阳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时间变化来看,1992~2004年沈阳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5.53亿元;2004~2014年下降幅度加大,共减少了10.52亿元,除了建设用地价值呈一直递减现象,其余都呈现上下波动趋势。从空间变化来看,1992~2004年间沈北新区减少最多,达到1.86亿元;浑南新区减少幅度仅次于沈北新区,减少了1.64亿元;于洪区和苏家屯区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相差不大,分别减少了0.97亿元和0.99亿元;2004~2014年间沈北新区和浑南新区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较大,分别减少3.67亿元、3.36亿元;中心城区变化很小;于洪区和苏家屯分别减少1.79亿元、1.66亿元。主要原因是对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正效应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在减少,有负效应的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3)沈阳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不仅与土地利用变化有关,还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策制定是导致沈阳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不可忽略的因素。
其他文献
模态试验可用于了解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件固有振动特性,这对于判断该结构件是否会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出现共振并最终可能导致高循环疲劳失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某型燃气涡轮
通过搜集占比例大的制造业公司样本,以制造业为例,选取其各行业在2006年被ST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配对样本选取依据,借助于SPSS10.0对2004年样本和配对数据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大良在《中国高教研究》发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认为,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立校之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多年来,各校在本科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积累了很多有效的实践经验、做法和成果,许多理念、举措具有重要推广价值。我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要做好已有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创新。创建一流本科,应当成为高水平大学办学的重要使命和目标追
以硝酸铅(钕)、硝酸锆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PbZr0.5Ti0.5O3和NdZr0.5Ti0.5O3陶瓷材料,利用XRD和高倍光学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Radiant Precision Work
1论坛概况2019上海管理科学论坛以“面向未来的管理”为主题,于12月15日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论坛由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主办,由来自上海地区的21家商学院(包括管理学院、
<正>课本是各类考试命题的源泉,大多数高考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是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等演变、引申而成的。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也是我们深化学习的源头活水、不竭之源
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重要的非政府组织教育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起者、宣传者、推动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全面抗战爆发前,职教社始终坚持对国内外进
20世纪末以来,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和公民教育被忽视等问题,美国学术界出现了加强研究型大学公民教育的新要求。美国研究型大学响应这一呼吁,开始在专业课程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