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负面事件呈现出数量逐年增多、复杂多变等趋势,如疫苗事件、欧洲难民危机、大学生意外或轻生事件、恐怖活动事件,如新疆巴楚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昆明火车站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等等。由于网络媒体迅速发展,负面事件传播速度、时效性加快,大学生社会心态、信念、价值观等难免会受到事件中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消极的情绪,和不幸福体验。面对周围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业、工作竞争愈加激烈,危机事件频发,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够做到积极面对,收获幸福呢?作为稳定的认知信念,公正世界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扮演了重要角色。公正世界信念,简言之,是人们对世界持有公正的认知。公正世界信念具有重建公正、维护心理健康等积极功能,同时大学生个体可以通过自身的正性心理资源——心理资本,进行积极的调整和修复,提升幸福感。本研究基于资源理论(Resource view)、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和补偿性控制理论(Compensatory control theory),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社会幸福感量表、自编的社会情绪量表,旨在探讨在负性因素(社会情绪)和正性因素(心理资本)的共同影响下,公正世界信念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机制。通过对467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自编的社会情绪量表包括两个维度:社会评价情绪,社会关系情绪。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社会情绪的有效测量工具。2.公正世界信念与社会情绪、心理资本、社会幸福感显著相关,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显著负相关(r=-.287,p<.01),心理资本与社会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710,p<.01)。3.心理资本起补偿作用,分别在社会情绪与公正世界信念分维度内在公正、内在不公正和终极公正间起补偿作用(β=.329,p<.001;β=-.146,p<.001;β=.565,p<.001),在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间起补偿作用(β=.756,p<.001);公正世界信念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间中介效应比例61.6%,在心理资本与社会幸福感间中介效应比例23.6%。4.大学生性别、专业类型在各变量上的差异不显著,学生干部在心理资本总分和社会贡献维度上差异显著。生源地和出生排行在社会和谐维度上差异显著。大学生心理资本、公正世界信念及其因子内在公正和终极公正的家庭教养方式和父母情绪差异显著。主观经济状况在社会幸福感及社会实现、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基于所发现的研究结果,本文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社会、学校和家庭应重视并加强情绪教育、幸福感教育,大学生自身提升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积极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