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金额、范围逐年扩大,政府补助这一容易在年报审计过程中被忽略的事项势必会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存在固有缺陷,需要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对经济进行干预,而政府补助作为经济干预的有效形式之一,也会因其较强的可预测性、持续性,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大量利润操纵的机会,这使得上市公司对于政府补助事项的会计处理所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甚至存在部分上市公司连续多年利用政府补助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以维持上市地位,参与资本市场运转。通过国泰安CSMAR数据库的搜索,2006-2016年由于政府补助会计处理违规而被证监会惩处的上市公司多达50家。除2015年以外,2013-2016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中均反映了政府补助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上市公司违规的重点领域,2015年5月10日,证监会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1号——政府补助》中也明确指出,随着政府补助在一些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的利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该科目日益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及会计监管工作中应充分关注的重点风险领域。本文从政府补助和审计失败的相关文献出发,分析政府补助的基本经济学理论以及审计失败的定义与相关理论;其次,通过数据统计对上市公司政府补助进行总体描述,分析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总体特征、行业分布状况,从而了解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整体情况,并分类统计了 2006-2016年因政府补助会计违规而被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处罚的50家上市公司;再次,从政府补助确认时点不准确、信息披露不规范、分类不恰当以及披露不及时等四个方面分别以莲花味精(600186)、皇台酒业(000995)、三峡新材(600293)以及毅昌股份(002420)等上市公司为实际案例,分析注册会计师未发现上市公司通过政府补助事项进行违规会计处理而导致审计失败的案例;最后,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总结性分析,提出如何避免审计失败的措施,设计出政府补助审计的优化流程。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审计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及风险应对,在这两大阶段中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环境的了解,确定政府补助审计的风险点,并根据风险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