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深化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一项制度创新。村务公开制度实行二十多年,从村民的自发创造到政府的大力推广,从随意性的非制度状态走向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运作,其发展经历了形成、推广、规范、深化的历程。村务公开工作在全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村务公开的运行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偏离了制度设计本身的期望。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管理民主”既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利用各种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如各项支农资金、粮食补贴的分配和使用,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等。总之,在农村中遇到了比以往更多的“村务”。因此,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快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的方法。首先,概述了村务公开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其次,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横坡村为案例,运用政治学理论,分析其村务公开的现状,总结村务公开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经济基础、领导体制、制度安排、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了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深化我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对策,主要应从外围环境和具体对策两大方面着手。在外围环境方面,一要保障实行村务公开的经济基础:一方面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完善其它经费筹措机制;二要健全领导机构,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推动力;三是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在具体对策上,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解决村干部和村民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村务公开的有效形式和手段;三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四是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档案工作的建设。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是: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村务公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不仅从制度层面提出了当前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深入分析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且提出深化村务公开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试图从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实际出发,思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发展前景,加快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及解决农村“后选举治理”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