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商业银行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以比例的形式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经营做出量和质的规定,从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方法。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已被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所采用,我国商业银行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引用此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探索如何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现阶段我国银行管理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方法,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和国际惯例接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中国银行牡丹江市分行为研究对象,在探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了我国商业银行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重要性和渐进性。论文结合中国银行牡丹江市分行的实际,在中央银行与中国银行总行规定的范围内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进行了重新细化,进一步完善了该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的设置。论文从二级分行的角度,应用系统理论、控制论和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银行牡丹江市分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中国银行牡丹江市分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内部监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建立了该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综合评价模型及考核办法,并对其组织机构的设计及指标的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初步形成了一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组织、指标管理和评价考核体系,从而使中国银行牡丹江市分行能够更好的管理本行的资产和负债,创造更大的效益,增强其竞争能力。同时,也希望该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同类型的其他二级分行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面提供借鉴,使其能更好的、更全面的考核各支行,提高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