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在重组药物蛋白表达系统中,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是最常用的哺乳动物表达细胞系,被批准的重组蛋白70%来自于CHO细胞。瞬时基因表达(Transient gene expression,TGE)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操作简单等优点,不仅是生物药物开发早期阶段的重要工具,而且在科研中被广泛使用。但瞬时基因表达存在质粒易丢失、表达量低等问题。有研究表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重组药物蛋白表达系统中,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是最常用的哺乳动物表达细胞系,被批准的重组蛋白70%来自于CHO细胞。瞬时基因表达(Transient gene expression,TGE)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操作简单等优点,不仅是生物药物开发早期阶段的重要工具,而且在科研中被广泛使用。但瞬时基因表达存在质粒易丢失、表达量低等问题。有研究表明,在CHO细胞中,通过共表达特定基因能提高重组蛋白生产力。目的探究CHO细胞中共转p21CIP、p18、PDI、XBP-1s、p21CIP+p27KIP、p18+a FGF、PDI+Bcl-x L和XBP-1s+ERO1-Lα基因对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共转载体构建及共转比例优化通过无缝克隆技术构建含有p21CIP、p18、PDI、XBP-1s、p21CIP+p27KIP、p18+a FGF、PDI+Bcl-x L和XBP-1s+ERO1-Lα基因的共转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将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基因的载体作为目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以目的载体:共转载体质量比为2:1、5:1、10:1、15:1的比例分别转染CHO细胞;悬浮培养第7天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eGFP的表达水平。2.共转基因对eGFP表达的影响及机制通过脂质体转染法,以优化的最佳比例(10:1)将eGFP与共转基因共转染CHO细胞。细胞转染48 h,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情况。悬浮第7天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和q PCR检测eGFP的表达量。细胞悬浮培养的第1、3、5、6、7天检测活细胞密度(Viable cells density,VCD)以及细胞活力;悬浮培养第4天进行细胞周期检测;悬浮第7天进行细胞凋亡检测。3.共转基因对重组蛋白阿达木抗体及VTN表达的影响将表达阿达木抗体或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的载体与共转载体以10:1的比例共转染CHO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第7天收集上清,ELISA检测阿达木抗体和VTN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成功构建了8个含不同共基因的共转载体。以2:1的比例共转染时,XBP-1s将eGFP表达水平提高了1.34倍,其余未见明显提高;以5:1的比例共转染时,p21和p18+a FGF将eGFP表达水平提高了1.13倍,其余未见明显提高;以15:1的比例共转染时,PDI、XBP-1s、p21+p27和p18+a FGF将eGFP表达水平分别提高了1.13、1.16、1.23和1.14倍,其余未见明显提高;以10:1的比例共转染时,共转基因都提高了eGFP表达水平,提高倍数为1.43~2.02倍;优化出最佳转染比例为目的质粒:共转质粒为10:1。2.以10:1的比例共转染目的基因eGFP和8个共转基因,eGFP的表达水平分别提高了1.72、1.81、1.67、1.54、1.51、2.02、1.43和1.79倍,且eGFP表达水平和m RNA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共转染p21、p18、p21+p27和p18+a FGF使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提高了6.19%、4.52%、5.27%和2.26%;共转染PDI、XBP-1s将VTN蛋白氧化形式与还原形式的比值分别提高了1.14和1.4倍。3.p21、XBP-1s和PDI+Bcl-x L将阿达木抗体的表达水平分别提高了1.32、1.31、1.57倍;PDI、XBP-1s和p21+p27将VTN的表达水平分别提高了1.22、1.19、1.34倍。结论p21、XBP-1s和PDI+Bcl-x L的过表达提高了阿达木的表达量,另外PDI、XBP-1s和p21+p27的过表达提高了VTN的表达水平。其余共转基因未明显提高重组蛋白的表达。p21和p21+p27提高转基因表达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及抑制细胞生长有关;PDI和XBP-1s基因提高蛋白表达可能与促进蛋白的氧化折叠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对于大多数原因导致的不育可以经过手术或药物进行治疗,但对于无精症或少精症患者而言,无法通过常规的治疗方法痊愈。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MSC由于其多能性和低免疫源性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MSC可以分化为所有三个胚层的高级衍生物,例如骨骼,软骨,脂肪,肌肉等,而一些研究结果表明MSC具有分化为生殖细胞(Germ cell,GC)的潜能有望应用于不
背景自全面施行“二孩政策”以来,我国剖宫产率在不断提高。有研究显示,我国剖宫产率高居世界第一,各城市普遍在40%以上,个别地区剖宫产率甚至高达80%,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10%~15%。疼痛作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新型镇痛药物及镇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术后疼痛问题,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的术后疼痛缓解效果不佳,特别是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疼
背景目前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多方面的需求和当前的治疗手段单一成为慢性失眠症治疗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临床工作中接诊的慢性失眠症患者常常在焦虑、抑郁、疲乏及嗜睡等日间功能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给予基于评估的、综合的、系统的治疗。另一方面,目前治疗手段主要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这并不能全面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问题及失眠所伴随的日间症状。随着人们对睡眠的关注增加,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要求越来
背景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动态的多层次翻译后修饰,涉及真核生物的多种生物学功能。例如,基因转录,DNA修复,信号转导,自噬和细胞周期调控等。目前也有数据表明,泛素化修饰通过靶向关键蛋白在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活性,稳定性,亲和力和位置,在宿主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功能。而病毒诱导的信号接头蛋白(Virusinduced signaling adaptor,VISA)是RIG-I样受体(RIG-I l
背景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在抵御细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关机制并不清楚。炎症小体是由胞浆内模式识别受体参与组装的多蛋白复合物,可以招募和激活促炎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pro-caspase1,活化的caspase1可以切割IL-1β和IL-18使其成为成熟的细胞因子并引起细胞焦亡的发生。我们研究发现炎症小体受体分子NLRP6在脂肪细胞中的表达量最高,由于NLRP6在脂肪细胞感染细菌后所起的作
背景三肽基肽酶Ⅱ(TPP2)是一种位于大多数真核细胞胞浆中的丝氨酸肽酶,其主要作用是从蛋白酶体剪切产物的N端去除三肽,与蛋白酶体一起完成蛋白质的降解。以往的研究发现TPP2具有多种功能,参与细胞衰老,细胞分裂,以及炎症反应等,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发育和稳态。最近的研究结果初步表明,TPP2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无菌性脑炎的发生有关,但是其相关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目的进一步拓宽TPP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
背景Gamma振荡(γ振荡)是大脑神经网络振荡的一种,频率在30-80Hz,参与大脑认知,情绪,奖赏等多种功能的调节。谷氨酸是大脑中最丰富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谷氨酸离子型受体AMPAR,介导了快速的神经元间的突触信号传递。依据是否存在GluA2亚基AMPAR可分为钙通透性AMPAR(CP-AMPAR)和钙不通透性AMPAR(CI-AMPAR)。研究表明CP-AMPAR介导了Ca2+内流,触发内
背景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32℃-35℃)作为一种临床公认疗法,常用来缓解缺血缺氧引发的神经损伤。亚低温同时也会引发如电解质紊乱、低血氧等多种并发症,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大量研究表明,RNA结合基序蛋白3(RNA-binding motif protein 3,RBM3)作为一种冷应激蛋白质,很大程度上介导了亚低温的神经保护作用。因此,在神经细胞中诱导RBM3特异性
背景肠上皮细胞是一类单层的特殊细胞,可分为簇细胞、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等[1]。其中簇细胞主要作用是抵御蠕虫的感染、启动二型免疫反应,杯状细胞产生粘液,潘氏细胞分泌抗菌肽,隐窝处的潘氏细胞释放各种抗菌肽,具有杀菌作用[2,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磷脂酰肌醇激酶相关蛋白激酶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调
背景下丘脑室旁核(PVN)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SNS)调控脂肪代谢。PVN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神经元可调控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IBAT)的适应性产热,但其上游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脂肪减少是帕金森病(PD)患者体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但发生机制不明。PD时黑质(SN)内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大量丢失,同时伴有PVN的功能下降和SNS活性的增强。我们前期研究发现PVN上有大量DA受体(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