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前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与第一钢铁出口大国,中国严重过剩的钢铁产能对本国的能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与采取严格的环境规制的世界钢铁企业相比,中国钢铁大量出口的国际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本国境内外部化的环境成本,而这种以牺牲本国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大量出口却频频引发国际市场的反倾销诉讼。因此,无论是基于中国自身的环境容量限制,还是国际社会对于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钢铁都必须实行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由于环境规制的直接作用是将企业污染排放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即提高企业的环境成本,这种作用是否会影响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中国钢铁国际竞争力必然也将成为钢铁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就环境规制通过对成本、投资结构以及技术选择、企业环境理念与战略、创新激励与先行者优势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之后根据1999-2007年间中国钢铁工业的环境质量数据统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了中国钢铁的环境强度指标,并就环境强度指标与单位产出的主营业务成本、固定投资额变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等指标分别进行了相关或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与单位产出的主营业务成本变动以及固定投资额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说明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的确带来了钢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上升,钢铁企业固定投资总额中环境保护投资占据了重要比重。同时环境规制强度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之间高度正相关关系说明,环境投资不仅激励了钢铁企业以节能减排为目的工艺改进,而且激发了基于降本增效目的的产品开发,尤其是循环经济环境管理理念在大型钢铁企业的推行,将使钢铁企业成为集钢铁产品制造、生产过程能源转换及回收利用和社会废弃物的消纳处理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社会责任担当者。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以环境手段实现对钢铁企业节能降耗、淘汰落后的约束及引导作用,以环境规制优化出口市场竞争结构等具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