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由于临床上经常出现氧化锆修复体粘结后从牙齿上脱落的现象,特别是嵌体修复体,因此氧化锆陶瓷的粘结成为目前口腔材料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临床上发现氧化锆修复体脱落面多在粘结剂和氧化锆陶瓷之间,为了研究提高氧化锆修复体粘结力,本实验选取嵌体这一修复形式,通过在氧化锆牙合面嵌体近远中面制备固位沟,观察制备固位沟是否能够提高氧化锆嵌体和粘结剂之间的粘结固位力;树脂粘结剂结合固位沟的粘结效果是否优于玻璃离子粘结剂;是否可以广泛用于临床其他类型的氧化锆修复体。 方法:临床收集完整新鲜离体上颌磨牙10颗,统一制备牙合面嵌体洞型,CAD/CAM统一制作氧化锆嵌体,并模拟接触临时粘结剂。实验牙清洗干净吹干,氧化锆嵌体用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后进行拉力实验,记录嵌体从实验牙上脱位的力值记为A组。使用超声洁牙机清除实验牙上残留的粘结剂。在嵌体近远中面各制备一条深度0.5mm的固位沟,模拟接触临时粘结剂,实验牙清洗干净吹干,氧化锆嵌体再次用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后,记录嵌体从实验牙上脱位的力值记为 B组。使用超声洁牙机清除实验牙残留的粘结剂,并模拟接触临时粘结剂,实验牙清洗干净轻吹,氧化锆嵌体用树脂粘结剂粘结后,记录嵌体从实验牙上脱位的力值记为C组。 结果:对制备固位沟前(0mm)玻璃离子第一次粘结所测得A组脱位力值和制备固位沟(0.5mm)后玻璃离子第二次粘结所测得B组脱位力值两组嵌体脱位力值进行配对t检验,t=7.609,Std=18.87,Std.Error=5.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制备固位沟组脱位力值高于未制备固位沟组。离体牙储存时间和制备固位沟前后嵌体从实验牙上脱出的脱位力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时间(T)和制备固位沟前的A组脱位力值行相关性分析,p值0.724,p值≥0.05;时间(T)和制备固位沟后的B组脱位力值行相关性分析,p值0.121,p值≥0.05。本实验离体牙储存时间与粘结固位力无相关性。对制备固位沟后(0.5mm)第二次用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所测得B组脱位力值和制备固位沟后(0.5mm)用树脂粘结剂粘结所测得C组脱位力值两组嵌体脱位力值进行配对t检验,t=7.292,Std=28.80,Std.Error=9.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树脂粘结剂结合固位沟组脱位力值高于玻璃离子结合固位沟组脱位力值。 结论:氧化锆牙合面嵌体近远中面制备固位沟可大幅提高其与粘结剂之间的粘结力,增强氧化锆嵌体的固位力,且树脂粘结剂结合固位沟的粘结效果优于玻璃离子粘结剂,近远中面制备固位沟制备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