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历来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税权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创设权,从法律层面如何实现合理配置就成为症结所在。这其中尤以税收立法权为重点,“它是税权行使的起点,是税收执法权和税收司法权存在与有效行使的前提和基础。”1税收立法权的纵向配置因其本质即在于中央和地方之间对国家权力及权力背后财政利益的分配,关系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发展效益,是极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各国都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并已在立法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鉴于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从一定程度影射出一国的现实国情和经济体制等,缺乏对我国特殊国情深入考量的借鉴并不足可取。而我国学界就有关是否赋予地方立法权问题存有激烈争论,对系统化的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制度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定论。因此,税收立法权的纵向配置是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以如何实现税收立法权的纵向合理配置为主要研究内容,强调应建立起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纵向配置框架,从而促进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发展。全文首先从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的一般理论着手研究,对税收立法权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理论界定,阐明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的重要意义,以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理论依据为依托,深入分析影响其模式选择背后的多重因素。进而结合我国现行的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现状,通过引入税制改革过程中纵向博弈的实例和数据加以探究,反思中央和地方在立法权领域的地位安排和配置效率。深刻检讨当前暴露出的现实问题,就学术界争论观点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进行系统论证分析。立足于对各国税收立法权不同配置模式的分析比较基础上,相应进行评析并归纳总结我国可借鉴的经验。最后对构建我国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的科学框架及相应配套制度设计提出设想。不同于以往研究视角,笔者尝试以厘清税收收益权和税收立法权的关系为切入点,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化提供一种新颖的视角和思路。为澄清目前学术界关于是否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的争论中存在的误区,对各观点所依据的支持理由分别做了深入思考剖析。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现行体制的配置体系,得出结论,即保持现有税收立法体制以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为前提,通过收益权的明确划分并辅之以转移支付等制度解决事权财权匹配。概而言之,即对税收立法权的纵向配置上仍秉持中央统筹的理念,赋予地方适当的调整权力。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全文论证以法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追溯税收立法权纵向配置研究的产生背景;逻辑分析法,解析其背后积淀的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理论依据;实证研究法,解读税收立法权纵向博弈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变化;比较分析法,考察比较国际配置模式的利弊优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认识到解决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收立法权合理配置不仅仅是单纯的集权或分权模式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法治化财政体制。谨以此文为推动税收立法权体系法治化,促进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化作一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