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炎症是机体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其基本病变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属于固有免疫反应阶段,临床上除在炎症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外,也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及功能增强等。炎症与肿瘤相关。早在1800年前,Galenus提出肿瘤可以从炎症的基础上产生。1863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注意到肿瘤组织中见白细胞浸润,观察并确定了 Galenus的假设。近年来,炎症作为肿瘤的第七大特征被广大学者关注。肿瘤相关性炎症除表现在局部炎性微环境之外,也常有系统性炎症指标变化,这些参数有外周血细胞数目、细胞和基因表达类型、ESR、炎性细胞因子、急性反应蛋白和白蛋白等。临床及基础实验均提示,炎症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炎性标志物可作为预后指标指导临床。同时,既往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症状,并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而其治疗肿瘤的核心则是在于辨证论治。基于炎症与肺癌患者预后及症状的关系,以及中医药治疗肿瘤患者辨证论治的干预效果和干预理念,我们设想“肺癌患者辨证分型与其慢性炎性状态相关”。目的:初步总结原发性肺癌患者系统性炎症水平分布情况并探索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系统性炎症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72例原发性肺癌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病例入选标准:(1)经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2)可提供近期血常规或生化检查结果的患者;(3)初治患者;或非初治患者,手术结束30天以上、化疗结束21天以上或放疗结束45天以上者;(4)无精神系统疾病,可顺利接受并完成问卷调查。病例排除标准:(1)未经细胞或组织学确诊;(2)无法提供近期血常规或生化检查结果;(3)血象取样时存在非肿瘤或肺部感染相关的可能影响系统性炎症状态的因素,如活动性炎症反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病、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非留体类抗炎药或免疫抑制剂;(4)有严重、未控制的器质性病变,如失代偿的心、肺、肾功能衰竭等。结果:(一)纳入情况及系统性炎症指标分布情况:(1)共收入组172例,其中鳞癌患者32例,腺癌106例,小细胞肺癌36例,平均年龄60岁。除单核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未见升高之外,3%~88%的患者出现相关指标异常并指向高炎性状态。(2)①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关病史、磨玻璃影、胸水、肺不张可明显影响多项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指标变化均指向高炎症状态;中央型肺癌患者与周围性肺癌相比,指标变化指向高炎症状态。②EGFR突变影响多项系统性炎症指标,且指标变化均指向低炎症状态。③使用他汀类药物者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及单核细胞两项指标水平偏高;晚期肺癌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淋巴比较高,淋巴细胞数量、淋巴单核比较低。④糖尿病不影响各指标的分布。(二)系统性炎症指标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1)寒证与热证相比,仅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分布有差异;热证者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中位水平为2.15%,高于寒证1.2%(P<0.05);可考虑以嗜酸性粒细胞比率≥1.65%诊断热证。(2)虚证与实证相比,仅白蛋白和晚期肺癌炎症指数分布有差异,虚证者白蛋白和晚期肺癌炎症指数低于实证;可考虑以白蛋白<37.4g/L、晚期肺癌炎症指数<21.09诊断虚证。(3)①气虚证与非气虚证相比,C反应蛋白、白蛋白和白蛋白中性粒综合性预后分级的分布有差异,气虚证者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中性粒综合性预后分级较高,白蛋白较低;可考虑以C反应蛋白>3.48mg/L、白蛋白<35.80g/L诊断气虚证。②阴虚证与非阴虚证相比,多项系统性炎症指标相对非阴虚证者有明显差异,指标变化均指向高炎症状态;可考虑以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0.85%、Glasgow预后评分≥1分、改进Glasgow预后评分≥1分、淋巴细胞百分率<23.55%、白蛋白<38.9g/L、淋巴单核比<3.26诊断阴虚证。排除肺部感染及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干扰后得到类似分析结果。③痰湿证与非痰湿证相比,多项系统性炎症指标相对非痰湿证者有明显差异,指标变化均指向高炎症状态(但各指标中位水平均低于阴虚证患者);可考虑以C反应蛋白>1.035mg/L,白蛋白中性粒综合性预后分级=3分诊断痰湿证。排除肺部感染及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干扰后,仅见嗜酸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组间有差异,即痰湿证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高于非痰湿证患者(P<0.05)。④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相比,多项系统性炎症指标分布有差异,除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外,其余指标变化均指向低炎症状态;可考虑以嗜碱性粒细胞比率>0.55%、晚期肺癌炎症指数>34.82、白细胞<6.73×109-L、单核细胞<0.47×109/L、中性粒细胞<4.88×109/L、改进Glasgow预后评分≤1分诊断血瘀证。排除肺部感染及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干扰后,仅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比率组间有差异,即血瘀证患者白细胞数量低于非血瘀证患者(P<0.05),淋巴细胞比率高于非血瘀证患者(P<0.05)。⑤热毒证者与非热毒证者相比,仅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分布有差异,热毒证者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大于非热毒证者;可考虑以嗜酸性粒细胞比率>1.65%诊断热毒证。结论:1.炎性状态高者淋巴细胞及淋巴单核比较低;2.吸烟、COPD相关病史、磨玻璃影、胸水、肺不张、肺癌部位(中央型)者炎性状态较高,EGFR阳性者炎性状态较低。3.不同证型均有对其相对敏感的系统性炎症指标。阴虚证患者炎性状态明显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