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链接素与MMP-7表达对大肠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的影响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尽管对其采取了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但因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准及抗转移治疗靶点,患者预后仍不佳。因此,深入研究控制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将为其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抗转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β-链接素(β-cat)不仅可与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结合介导同型细胞粘附,同时也是APC-β-cat-Tcf4/Lef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因子,其异常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对细胞外基质成分具有广泛的降解作用,与多数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体外实验发现MMP-7可能是β-cat-Tcf4/Lef通路下游靶基因,推测β-cat和MMP-7的协同作用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正常大肠粘膜、腺瘤、癌变及腺癌等大肠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的组织样本构成的“演进组织芯片”,可高通量检测大肠癌不同发展阶段的分子病理改变,有助于对其发生及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有关大肠腺瘤及腺癌中β-cat和MMP-7协同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国外报道较少,国内还未见报道。致瘤性β-cat促进MMP-7表达对大肠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为此,本实验拟通过制作大肠癌“演进组织芯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25例正常大肠粘膜、135例腺瘤及其癌变和200例腺癌组织β-cat、MMP-7蛋白及mRNA的表达,旨在探讨致瘤性β-cat和MMP-7协同表达对大肠癌发生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 腺瘤癌变组织β-cat胞核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腺瘤和腺癌组织,提示β-cat胞核积聚(致瘤性活化)可能与大肠腺瘤恶性转化有关。高级别上皮内肿瘤β-cat胞质、胞核异常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者,表明β-cat胞质及胞核积聚在癌变前的腺瘤晚期阶段就已发生,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2. 大肠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阳性及Dukes C、D期组β-cat胞核异常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及A、B期组,提示β-cat的致瘤性活化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大肠癌转移的参考指标。3. MMP-7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腺瘤癌变和腺癌组织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并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显著相关,提示MMP-7过表达不仅可促进大肠<WP=9>癌的侵袭转移,还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4. β-cat胞核异常表达与MMP-7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正相关,连续切片检测显示二者在大肠腺瘤、癌变及腺癌组织中呈一致性表达,提示β-cat致瘤性活化促进MMP-7表达可能对大肠癌具有两方面的影响:(1)参与了大肠腺瘤恶性转化过程;(2)可能在大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处于高发态势,犯罪涉案利益链条长,团伙内外勾结,犯罪手法逐步升级且更趋隐蔽,受害群体已覆盖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
如何教育调皮落后的同学,是每一个老师都会面对的难题。本文从人文关心的角度帮助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促使暂差生向好的同学看齐,不断进步。
目的评估采用超声测量方法诊断临床怀疑不全流产患者宫腔残留妊娠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临床怀疑不全流产并行清宫术的患者共145例,经阴道
目的 细胞周期的调控不仅与细胞的增殖有关,而且在细胞周期调节中,任何自身调节基因的变化或外来因素影响都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甚至出现无限制生长,发展为肿瘤。因此有关细
目的探讨Kr&#252;ppel样转录因子16(KLF16)对胃癌细胞增殖、克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GC-823和SGC-7901细胞,每种细胞分为3组,sh-KLF16 1#、2#、3#组采用
以苏州地区某大面积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文章介绍了圆环支撑体系在大面积基坑中的设计、计算与应用,并对圆环支撑的位移与内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工程表明,圆环支撑可有效的控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97例病例,28例经患肢足背静脉用药;37例选择患肢静脉置管溶栓;32例采取上肢外周静脉用药;结果97例中显效71例,有
目的检测一个锁骨颅骨发育不良综合征(CCD)家系RUNX2基因突变情况,分析突变体蛋白结构的变化。方法对家系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于2004年9月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