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油菜是我国北方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北方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黄宽条跳甲是危害油菜苗期的主要害虫,可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目前主要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因此本论文主要从农业栽培措施和化学药剂防治两方面研究了黄宽条跳甲的防治。结果如下:1不同播种密度对黄宽条跳甲危害及油菜产量的影响。选用250g/亩、300g/亩、400g/亩三个播种量,测定播种量对黄宽条跳甲危害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宽条跳甲的虫口密度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变大,三种播种量下黄宽条跳甲虫口密度顺序依次为:400g/亩>300g/亩>250g/亩。幼苗叶片被害指数也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变大,与虫口密度变化趋势相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300g/亩>400g/亩>250g/亩。说明300g/亩是最佳的播种量。2不同春油菜品种对黄宽条跳甲危害及产量的影响。选用大黄油菜、晋油6号、太空蒙Ⅳ、青油14号、青杂3号,共5个油菜品种,测定黄宽条跳甲危害及产量。两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五个品种油菜黄宽条跳甲虫口密度顺序依次为:太空蒙Ⅳ<大黄油菜<青杂3号<晋油6号<青油14号。被害指数调查也发现太空蒙Ⅳ在苗期各阶段被害指数最低,均不超过0.35,青油14号最高,均超过0.39。产量方面,青油14号产量最低,最高产量为102.26kg/亩,太空蒙Ⅳ最高产量为132.93kg/亩,青杂3号最高产量为128.22kg/亩,两年调查结果无显著差异,五种油菜产量顺序依次为:青油14号<大黄油菜<晋油6号<青杂3号<太空蒙Ⅳ。3不同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幼苗生长和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拌种药剂在油菜幼苗叶片中的含量变化及代谢过程。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氟虫腈对油菜进行拌种处理,结果显示,各拌种处理与对照间最早出苗时间、出苗率无显著性差异,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处理对根长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除氟虫腈外,其他各处理油菜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吡虫啉处理后的影响最大。防治效果方面,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可以显著降低油菜跳甲、小菜蛾和萝卜蚜的虫口密度。所有药剂在油菜出苗第7天含量最高,均高于13.69mg/kg,之后逐渐降低,35天时含量均低于1.2mg/kg。毒死蜱7天时含量最高为23.2mg/kg,噻虫嗪、吡虫啉比毒死蜱代谢缓慢。4不同药剂对黄宽条跳甲的毒力及其作用机制等。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毒死蜱对跳甲的致死中浓度LC5o最低,为5.543mg/L,丁硫克百威的LC5o为6.016mg/L,噻虫嗪的LC50为12.236mg/kg,吡虫啉的LC5o为23.998mg/kg,说明跳甲对毒死蜱最为敏感。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结果显示,丁硫克百威I50值为0.3476mmol/L,毒死蜱I50值为0.03195mmol/L;,丁硫克百威抑制中时间IT5011.85min,毒死蜱为6.02min,最高浓度下吡虫啉对乙酰胆碱酯酶仅能抑制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