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众多高职院校都把校企合作作为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从而达到培养技能型、技术型及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同时关系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否更有深度的发展,实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一系列的实践证明,高职教育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与社会、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才能更精准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与需求,为高职教育打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正大力推广实施,但很多问题也显现出来了,比如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何界定,有没有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依据等等。为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更有效地实施,探索和创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寻找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度发展,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理论为研究基础,例举了国内外比较典型的校企合作方式,并进行分析,同时以江西Y职院为个案,对该校几种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当前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了江西Y职院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与制度比较缺乏、对校企合作企业的激劢机制不完善,管理经验还不足、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以及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层次较浅等几个主要方面,结合国内外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情况以及自己在学院几年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进一步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企合作顺利、有效,向深度开展的对策,政府给予校企合作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加强校企人员双向沟通、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设立兼职教师特聘岗、“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最后提出了制定有据可依的校企合作法律、构建合作企业参与的激励、补偿机制等保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持续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