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后化学吸收法脱碳技术能效研究与综合评价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是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气候变化应对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是电力以及工业部门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战略选择。但是,高能耗及其伴生问题依然是制约碳捕集与封存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本文围绕燃烧后化学吸收法脱碳技术能效问题展开理论及实验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热力学视角考察醇胺法脱碳技术的能效性能,以MEA(monoethanolamine)化学吸收脱碳技术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典型的化学吸收法脱碳技术热力学循环,应用热力循环分析方法研究了关键循环参数对循环能效的影响,对MEA脱碳循环的能效“天花板”进行了初步厘定。通过定义CO2吸收/解吸分压系数,对CO2吸收和解吸过程中所存在的传质推动力进行描述和表达。结合实验研究及流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MEA化学吸收脱碳系统稳态运行时的能效特性。在待分离气中CO2浓度为12%的实验工况下,使用30wt%MEA为化学吸收溶液的脱碳技术在最佳液气比工况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约为18.39%。基于Aspen Plus对MEA脱碳实验系统进行稳态流程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再沸器能耗以及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对不同操作参数的敏感性不同。基于碳捕集燃煤电厂试验数据,研究了醇胺法脱碳系统动态运行能效特性及不同操作参数的动态响应。基于g CCS平台,分别对脱碳系统再沸器温度、吸收溶液流量和烟气流量发生阶跃变化,燃煤电厂满负荷运行以及碳捕集系统爬坡运行等三种动态运行情景进行了仿真模拟,同时应用稳态和动态试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稳态运行条件下吸收塔温度分布平均误差为4.37-8.75%。动态运行条件下,g CCS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关键运行参数变化趋势。应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太阳能辅助碳捕集电厂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90%碳捕集率下碳捕集燃煤电厂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率下降至67.1%。利用太阳能辅助高压给水预热能够有效提高碳捕集电厂发电效率,具有较高碳减排潜力。在全生命周期评价基础上引入能源系统韧性概念,从化石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均化发电成本、能源多样性以及运行裕度五个方面综合评价了太阳能辅助的碳捕集燃煤发电系统。结果表明,将太阳能系统与碳捕集系统耦合具有提高碳捕集系统可行性的潜力。
其他文献
果聚糖是小麦营养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主要存在形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衰老,光合作用受阻,花前茎叶暂贮性果聚糖成为有效补偿籽粒灌浆重要碳源,但其代谢转运分子遗传机制还不清楚。为此,本研究以1套以西峰20为供体亲本和晋麦47为轮回亲本经杂交、连续回交及4代自交建立的回交导入系(Introgression lines,ILs)群体(B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仿真技术辅助开展指挥训练,能够有效提升训练组织效率和训练效果。而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力量的合成化、小型化和多能化趋势明显,以
研究目的:多药耐药是肝癌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迄今已经发展了三代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因其疗效差、毒副作用大导致临床试验失败。因此,寻找新型先导化合物克服耐药型肝癌成
本次设计研究课题来源基于我国纸质书籍阅读的实际现状、书籍设计和“荷兰风格派”这一艺术形式。围绕纸质书籍阅读的可持续性、书籍设计问题,来对课题研究来源和背景进行说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目前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具有细胞无限复制、持续的增殖信号、诱导血管生成、细胞凋亡抵抗、易侵袭转移和无限制增长等特点。放射治
目的:人体皮肤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是外界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的必经之路。放射性皮肤损伤通常由肿瘤放射治疗、核辐射事故等引起,创面迁延不愈,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的治
康定折多山属于川西高寒山区,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部,属于第一级地形阶梯向第二级地形阶梯的过渡带,是土壤环境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而该区在区
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还原与考察当代“先锋小说”从创作、发表、命名、加冕到入史的整个经典化过程,主要会涉及到文学期刊、文学批评、文学史与经典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此种研究思路,本文首先从追溯“先锋小说”与文学期刊的关系入手,选取了上海、北京等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对“先锋小说”的刊发有过影响的知名期刊,以这些期刊对“先锋小说”的刊发情况,以及与刊发相关的文学事件作
运载火箭舱段广泛使用主要连接方式之一是铆接,铆接具有结构质量轻、装配过程简单、连接强度稳定可靠、检查和排除故障容易等技术特点,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之间较复杂结构的连接。目前,虽然手工铆接能够基本满足产品研制需求,但劳动强度大,铆钉加工硬化严重,铆钉镦头易开裂,钉杆不易形成干涉量,铆钉镦头成形一致性较低,铆接质量的稳定性不易控制。电磁铆接的铆接力主要由放电参数控制,铆钉镦头成形的一致性好,电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环境恶化和能源紧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并且现在正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的能源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