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因其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延性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以大型千手观音雕塑结构为背景,以ANSY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对带型钢边框架的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分析,为这一类型组合剪力墙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为该类型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简化模型,对带有点支承的单层钢板剪力墙进行抗剪屈曲分析,探讨了不同栓钉布置间距、钢板的高厚比β、跨高比α以及初始缺陷等参数对钢板屈曲特性的影响。
2.对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墒板抗剪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不同混凝土墒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板厚度对组合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组合剪力墙墙板的受力机理。
3.通过对带边框架的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分析,探讨了边框架梁、柱的刚度等参数对框架组合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边框架对该种结构承载能力的贡献。
4.借助有限元软件SAP2000,运用简化方法分析此类组合剪力墙的弹性初始刚度,并与ANSYS的分析结果作比较,以验证此简化方法的精度。
5.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由此类组合剪力墙组成的简体结构的受力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1.在间距为300mm的栓钉布置下,当跨高比满足0.8≤α≤1.8时,只要钢板的设计高厚比β≤250,即能保证钢板在屈服前不会发生弹性屈曲现象。
2.混凝土墙板厚度对初始刚度和抗剪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但对组合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状态时剪力分配影响较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组合剪力墙的初始刚度和抗剪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明显,且对组合剪力墙在极限承载力状态时的剪力分配影响较大。
3.框架柱主要承受倾覆弯矩,对剪力分担不大;钢板形成的拉力带使得结构中最先屈服部位的是框架柱的柱脚处。
4.在验算该类组合剪力墙在弹性阶段的刚度时,可以采用“按照弹性模量将混凝土板折算成等效刚度的钢板”的简化方法。
5.这类组合剪力墙组成的简体结构中,由两道剪力墙中相反轴向力组成的力矩对结构抗倾覆能力的提高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