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蛭弧菌是一种体积很小、具有高速移动特性、专门捕食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有类似噬菌体的功能,但是它不是病毒,而是一种真正的细菌,对能导致渔业养殖病害和人类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具有良好裂解清除效果的一类寄生性微生物。该论文选题研究高密度致病菌发酵培养技术,具有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论文以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得到的四株蛭弧菌BDZ-100、BDZ-103、BDZ-104和BDZ-105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蛭弧菌的新增裂解谱,表明该四株蛭弧菌对南海海底底泥中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D3具有裂解能力。研究了无菌海水、含Ca2+/Mg2+的DNB培养液、不同浓度的DNB培养液、宿主添加量、投放方式和蛭弧菌起始浓度等培养条件对蛭弧菌BDZ-103生长繁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了初步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蛭弧菌在以含有Ca2+/Mg2+的DNB培养液中生长繁殖的最快;而宿主菌在无菌海水中培养时下降的最快;当在DNB培养液中培养蛭弧菌时,以在培养期间前三天每天定时加入适量的宿主菌的培养方式培养时,蛭弧菌BDZ-103的浓度上升的最快:当培养时采用不同的蛭弧菌起始浓度对最终蛭弧菌的浓度影响较大,一般在低起始浓度的蛭弧菌(约102~103PFU/mL)培养时,蛭弧菌的浓度上升的最快。同时本研究又以蛭弧菌BDZ-103和BDZ-103经紫外诱变后得到诱变菌BD3为本实验发酵培养菌,在30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培养试验,发酵八天后,蛭弧菌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2PFU/mL 左右上升到108PFU/mL以上,而宿主菌的浓度从1013CFU/mL左右下降到107CFU/mL左右。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蛭弧菌BDZ-103不仅有较好的生长繁殖能力,而且还具有较好的清除致病菌的能力,蛭弧菌BD3在此条件下,也同样具有好的生长繁殖能力和清除致病菌的能力。
采用一种可应用于减少、甚至完全消除有害菌的高密度蛭弧菌游泳体的发酵培养技术,不仅在水源性、食源性致病菌防治方面,而且在医学、环境污染、农业、工业、军事领域等方面将具有巨大的应用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