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磁性氮掺杂纳米多孔碳合成及其吸附双金属磁性氮掺杂纳米多孔碳合成及其吸附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la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广泛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细菌感染的环丙沙星(CIP)抗生素,因过量使用而导致的生态环境危害日益严重。水环境中残留的CIP含量不断增加,是地表水体中检出率较高的抗生素之一,是目前公认的新兴污染物。水中痕量CIP及其残留物具有生物毒性,并且可能衍生抗生素抗性细菌,最终导致药物效能减弱和人类健康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从水体中去除CIP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CIP废水的实际处理过程中,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和二次污染等问题,限制了CIP废水的处理的工程应用。吸附由于其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成本低、无二次污染、高效而被广泛用于CIP废水的处理,但仍需开发性能稳定、优异且具有工程应用性的吸附剂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制备了一种高效的宽pH适应性的CIP吸附剂。通过研磨固体氧化锌纳米颗粒(ZnONPs)、氢氧化钴(Co(OH)2)、2-甲基咪唑(HmIm)混合物,一步碳化合成Zn/Co双金属磁性氮掺杂纳米多孔碳(MNPCs),用作CIP的高效吸附剂。研究了碳化温度、锌钴配比对吸附剂的物化结构及吸附性能影响,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对MNPCs吸附剂进行了表征,优化了碳化温度和锌钴配比,确定了最优吸附剂MNPC-700-0.4。进而研究了水环境因素对MNPC-700-0.4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吸附剂的选择性和可再生性。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吸附等温线实验等分析了MNPC-700-0.4吸附CIP的吸附机理。开展动态吸附柱实验探究了MNPC-700-0.4吸附剂的工程应用效果,为CIP废水的高效吸附处理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和工程应用依据。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①通过组分、碳化程度、磁性强度、比表面积和形貌表征等证明碳化ZnONPs、Co(OH)2和2-甲基咪唑固体的研磨混合物成功地合成了双金属磁性氮掺杂纳米多孔碳吸附剂,并进一步了解了该吸附剂的物化特性。ZnO NPs、Co(OH)2和HmIm固体原料混合研磨15min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高温碳化,合成了锌钴双金属氮掺杂磁性多孔碳吸附剂材料。且碳化温度越高,石墨化程度越高。不同锌钴配比的MNPCs,随着原料Co/(Zn+Co)的摩尔比增加,MNPCs的磁性强度越强。所有的MNPCs都存在着大量的介孔结构,但锌钴共掺杂的吸附剂材料的孔道结构更发达。其中,MNPC-700-0.4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大,吡咯氮与吡啶氮之和的占比最大,有利于吸附水中的CIP。
  ②MNPC-700-0.4对CIP的吸附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较快的的吸附速率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较好的适应各种环境水体,并且对CIP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和重复利用性。MNPC-700-0.4相对于其他碳化温度和锌钴配比的MNPCs吸附剂对水中CIP的吸附容量更大。吸附剂量越低,暴露的吸附位点越充分,吸附容量越大。MNPC-700-0.4在溶液pH=4到10之间的吸附容量稳定,且具有pH缓冲作用。水溶液中离子强度增加,MNPC-700-0.4吸附CIP的吸附容量下降,且带高电荷量的阳离子对吸附容量影响更为显著。水体中的天然有机物腐殖酸含量的增加对吸附容量影响不大。溶液中初始CIP浓度越大,越有利于吸附,且MNPC-700-0.4对CIP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CIP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563.7mg/g(25℃),相对于其他CIP吸附剂而言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MNPC-700-0.4吸附水中CIP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MNPC-700-0.4对水中CIP的吸附在1.5h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NPC-700-0.4对水中CIP的吸附处理具有选择性,且可再生循环利用3次。吸附过程受MNPC-700-0.4吸附剂本身结构和物理化学作用等的共同影响。
  ③MNPC-700-0.4动态吸附CIP具有较高的产水量,动态吸附效能受进水流量和CIP初始浓度共同影响。动态吸附柱吸附水中CIP的穿透点产水量为210BV,饱和产水量为570BV。进水流速越低达到穿透的时间越长,到达穿透点的处理水量越高。进水CIP初始浓度越大,MNPC-700-0.4吸附传质驱动力越大,吸附柱到达穿透点的时间明显缩短。通过Yoon-Nelson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动态吸附过程,且流速越大、初始CIP浓度越大,吸附速率越快,吸附质穿透吸附柱越快。MNPC-700-0.4填充的吸附柱在工程实际吸附水中CIP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MNPC-700-0.4对水中CIP的吸附具有高效的吸附性能和水环境适应性,对水体pH具有缓冲能力,并能循环利用。其在实际处理CIP污染中具有工程应用的潜力,并为规模化绿色高效地处理水中CIP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传统生物法处理养殖废水耗能大、污泥产量高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研究传统生物法的替代工艺成为一种趋势.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imultaneous Anammox and Denitrification,SAD)将厌氧氨氧化技术和反硝化技术结合,具有处理效率高和耗能低的优点,能够实现同步脱氮除碳的目的.SAD工艺运行过程
学位
城市径流污染给城市受纳水体造成诸多负面环境影响。随着雨水管理措施逐渐由工程化向生态化转化,人工湿地越来越多地用于削减城市径流污染。在雨水湿地设计之初,利用相关模型根据其服务区域的径流污染负荷对其水质净化效果进行预测是保障雨水湿地设计科学性、经济性的前提。目前,雨水湿地污染物净化效果预测模型存在着参数复杂、准确度不高、缺乏与动态降雨过程产生的污染负荷耦合等不足。因此,本研究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研
榨菜废水是一种高盐、高浓度的食品行业废水,难以用常规生物或物化技术处理。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Microbial DesalinationCell,MDC)作为一种新兴电化学技术已被用于脱除海水或模拟含盐废水的盐度,同时可获取电能。但是将MDC用于实际高盐废水处理的研究很少,同时MDC的阳极COD浓度不适宜和空气阴极催化剂使用Pt/C成本过高等问题都会限制其运行性能。因此将MDC用于榨菜废水处理,并
学位
公共厕所是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室内环境卫生状况对公共卫生安全有重要影响。在公共厕所中,连接大便器较多的管道较容易出现室内卫生安全状况。如今许多场所都在使用节水型坐便器,对于连接多个节水型坐便器的排水横管,其输送污物的能力及管内压力状况有待研究。论文针对城市中单层公共厕所,以连接多个节水型坐便器的排水横管为研究对象,探究排水管道输送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多个坐便器排水时管内压力变化,为公共厕所的排
学位
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随着人类活动频繁出现在各种天然水系统中,然而传统污水厂处理模式并非针对且难以有效去除新兴污染物,另一方面,抗生素耐药性正严重威胁着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和人类健康,因此,对抗生素的高效去除方法逐渐受到人类的重视,其中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对于控制水中新兴污染物更具应用前景,在众多活化过硫酸盐的方式中,过渡金属非均相催化剂活化因高效稳定、成本低、条件简单、可回收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针
学位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在通过厌氧消化生产可再生能源(如生物甲烷)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餐厨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和热值低等特性,是可以转化为能源的生物质可持续碳源,通过预处理和联合厌氧消化优化二者的厌氧消化性能,最大化的将城市固体废弃物转化成能源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和环境友好性。本文选用玉米芯作为典型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使用餐厨垃圾预处理解决木质纤维素厌氧消化的水解局限性,探究了木质纤维素在厌氧消化过程
学位
甲烷是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摩尔温室效应是CO2的20-30倍。甲烷厌氧氧化是控制和削减甲烷排放的重要过程,在淡水系统中,甲烷厌氧氧化每年可以削减200t的甲烷,超过甲烷排放总量的50%,因此甲烷厌氧氧化过程在控制全球温室效应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锰氧化物(主要是MnO2)在海洋系统和淡水系统中分布广泛,由锰氧化物驱动的甲烷厌氧氧化反应被称为锰型甲烷厌氧氧化,该过程不仅对生态系统中甲烷的消减具
学位
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两者的关系上,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发展原则。而生态环境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水资源,则必然需要得到大力保护。御临河作为长江一级支流,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御临河干流区域水环境总体状况良好,全年水质基本稳定在Ⅱ-Ⅲ类,但是随着两江新区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各项与
学位
我国污水排放量逐年攀升,污水厂处理任务量也一直居高不下,而随着能源、资源短缺和全球气温变化等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处理、能源开发和资源回收等也成为现行污水厂发展变革的长远目标和迫切需求。基于厌氧氨氧化过程的脱氮工艺,可以大幅度减少曝气量并允许污水中碳源用于产甲烷进行能量回收,这对于降低污水厂能耗和实现能源自给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目前由于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anaerobic ammoni
学位
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水污染控制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为了实现水污染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陆续发布了地方污水厂准Ⅳ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发了行业领域的广泛讨论和争议。总体来看,现有争议主要侧重于准Ⅳ类提标改造在水环境治理上的必要性与效果以及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手段及影响,而由于实施新标准所带来的全社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尚未得到重视和研究。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固然会带来本地水环境改善效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