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是人参属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目前其药用资源呈濒危状态,人工栽培研究正系统化、规模化开展,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在前期竹节参转录组测序研究的工作基础上,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竹节参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对竹节参总皂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竹节参皂苷ⅴ对Aβ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的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竹节参皂苷ⅴ对APLP-1和ADAM-17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从30条引物中筛选出了18条能扩增出清晰稳定且多态性较好的条带,共检测出3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ISSR位点等位基因数(Na)是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2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33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262。居群内平均多样性指数(Hs)为0.1008,种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116,居群间基因交流(Nm)为1.975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6。2、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2个区域的竹节参被聚为两大类,四川,湖北,湖南和云南等地竹节参亲缘关系接近,遗传相似系数为0.796-0.803,聚为一类;广西和贵州聚为一类。不同居群的竹节参遗传相似系数为0.79-0.88。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3、以Aβ损伤的PC-12细胞株为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竹节参皂苷ⅴ在不同的给药时间逐渐表现出细胞增殖效应,在作用12、24 h时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性(p<0.05),在18 h具有极显著性(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APL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ADAM-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竹节参皂苷ⅴ不同给药时间组中APL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相对模型组而言明显下调,而ADAM-17基因明显上调。4、运用DPPH法和ABTS法研究评价广西等4个产地的竹节参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HPLC法测定总皂苷中竹节参皂苷Ⅳa、竹节参皂苷Ⅳ、人参皂苷Ro、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含量,以单体成分含量与DPPH、ABTS的浓度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竹节参总皂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强弱依次为广西桂林,湖北恩施,四川峨眉,贵州玉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竹节参皂苷Ⅳ的含量与ABTS和DPPH的浓度显著正相关(p<0.01),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与DPPH的浓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ABTS的浓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本课题研究结果为竹节参遗传多样性研究及药理活性评价研究奠定了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