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2000年底,中国有3000万贫困人口,如果贫困线再提高200元,贫困人口会达到9000万人.反贫国的形势比较严峻,任务比较艰巨.尽快解决贫困问题,不仅能够维护贫困人口的人权,而且能够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中国的反贫困实践已经证明,贫困地区通过发展区域经济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并不是最好的措施,只有着眼于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措施才能增加农户收入.因此该文探讨农村产生贫困的原因,主要是探讨农户产生贫困的原因.该文采用比较的方法和利用生产函数分析农户产生贫困的内因.以同一地区的相对贫困农户为标准,绝对贫困农户在人口、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不足可以确认为贫困的内因.绝对贫困农户的人口负担比较重,人均可耕地面积相对不足,生产性投资比较少限制了农户增加产值.利用生产函数考查贫困农户的生产行为,在上述三种投入要素不宜变动或不能变动的时候,低的科学技术水平严重地限制了生产产值增加.与改善其它因素相比,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是农户增加产值的重要途径.该文采用辩证、比较和系统分析等不同方法探讨影响农户贫困的复杂的外因.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这个因素对以农业为主的农户的收入影响比较大,但是这并不是贫困的重要因素,贫困农户可以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减少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增加产值.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比较封闭,思想观念愚昧落后.这些恶劣的社会环境使贫困农户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很难主动增加收入.贫困地区经济环境不优化,产业结构单一,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户只能通过农业主要是种植业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且也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抵御灾害.经济因素是贫困农户和一般农户、富裕农户除了自身因素之外最大的差异.在反贫困实践中,政策环境缺陷也影响农户提高收入.中国的剪刀差等政策使农户为了支持经济发展牺牲了自身利益.反贫困模式的缺陷,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因素和财税、信贷、以工代赈等政策的缺陷阻碍了反贫困的进程.贫困农户的收入受到许多内因和外因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因此创新反贫困的措施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全面的政策.该文在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和反贫困资金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