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豌豆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混杂,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不高的现状,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参试的六个豌豆品系进行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选择合适的品种投入实际生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主要取得如下研究结论。1.在生育期长短方面,6个品系中,草原23号为晚熟品种,定豌4号、中豌4号和中豌9号为中早熟品种,中豌5号和中豌6号为早熟品种。在植株形态方面,6个品系株高为41.7~80.2cm,均属矮生型;主茎节数10.2~17.3个,极大值均为草原23号的平均值。初花节位9.9~12.2,初荚节位10.2~12.3,单株分枝数2.6~4.2个。产量性状方面,草原23号单株荚数最高为17.5个,其余多在7~10个之间;草原23号单株粒重最大为12.5g,其余在4.4~9.4g之间。研究表明草原23号作为晚熟资源表现出良好的综合产量性状,适宜在热量资源充足地区或者以豌豆为主栽作物的一年一熟制地区,如西北地区推广;中早熟资源方面,中豌9号表现出显著的高产特性且生育期短适宜大多数地区间套作。2.六个豌豆品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4,二倍体,染色体基数为7。6份资源中定豌4号、中豌5号和中豌9号的染色体组中分别有1对具随体染色体。定豌4号、草原23号、中豌4号、中豌5号、中豌6号和中豌9号的核型类型分别为3A、1A、1A、2A、1A和3A,定豌4号和中豌9号进化程度相对较高。核型公式分别为K2n=4m+8sm+2sm(SAT),K2n=10m+4sm,K2n=2m+12sm,K2n=2m(SAT)+12sm,K2n=12m+2sm,K2n=2m+10sm+2sm(SAT)。定豌4号豌豆资源的染色体组最大,为更进化的品系;中豌6号豌豆资源的染色体组最小,进化程度上低于其它几份资源。3.用29对SSR引物对六个豌豆品系的DNA进行扩增,所选引物绝大部分能扩增出条带,其中9对引物能够扩增出特别稳定的结果,可用于遗传分析。9对引物共扩增出56条带,其中特异性条带12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21.4%。从材料的SSR扩增图谱分析,可根据条带多态性将6份资源区分为中豌4号和中豌9号;草原23号;定豌4号;中豌5号和中豌6号四个组别。草原23号与其它各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均较小,中豌5号和中豌6号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100%。除中豌5号和中豌6号未能比较出遗传差异外,其它四份材料都具各自的遗传特异性。尤其是草原23号与参试材料的遗传差异性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