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截至“十一五”末,仍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乡村居住建筑面积高达10.5亿m2,约占本地区总建筑面积的50%。长久以来,西北乡村民居发展演变存在着质量差、环境压力大等不足。创造健康、舒适、高效的西北乡村居住环境,对加快我国建筑节能步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举足轻重。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西北乡村传统民居的衰落和新建民居的缺陷并存,出现了高涨的居住需要与有限的资源环境之间冲突日益增大的新问题。究其原因,理论层面的研究,虽然掌握了多种典型传统民居的建筑模式和现代生态建筑前沿技术,但却从未给出既符合新时期居住需求、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西北乡村“新民居”生态建筑模式,因而造成西北乡村民居建设实践盲目混乱,发展困难重重的现状。所以,传统民居节能成为中国节能战略的重点。 本文首先针对严寒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提出了民居围护结构整体热工性能评价指标EETP(EvaluationonEnergyandThermalPerformance)。EETP是将民居建筑综合成一个整体来分析其热工性能,而不是以某一指标将其规定,这与城镇居住建筑模式是不同的,其参数包括围护结构几何参数、热工参数以及计算用气象参数。选取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两个典型民居类型为代表,计算出了两个民居的EETP指标,包括围护结构几何参数和热工参数。最后,基于EETP指标,结合调研以及对当地传统民居的生态元素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分别从建筑设计及建造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