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正逐步形成,随之而来的就是城镇物质空间特征的巨大变化。为了适应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标准化、模块化的城镇建设方式被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特色的不断丧失。历史城镇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对历史城镇特色风貌的维护变得日渐重要。 论文首先分析了历史城镇特色风貌形的成机制,比较了工业革命前后历史城镇特色风貌约束力的变迁,找出历史城镇特色风貌失序的内在原因,并分析了城镇特色风貌包容与秩序的重要意义。针对特色风貌形成与丧失过程的内在原因,以及良好的风貌形成过程中对包容与秩序的需求,引入与之适应的管治与维育理念。分析了管治与维育理念的内涵和彼此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 然后通过对历史城镇特色风貌价值判断,分析了管治目标。对参与风貌管治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对风貌管治的管治客体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做了系统分析,并尝试构建风貌管治的管治体系。 之后以永宁州古城的风貌管治为例,尝试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 最后,指出历史城镇特色风貌的维育必须是温和而缓慢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任何激进的风貌“改造”和“重塑”活动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也许只有制度化的风貌管治才是风貌维育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