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作为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产业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蔬菜生产能力增长迅速,2012年河北省蔬菜播种面积120.3万公顷,产量7695万吨,分别占据全国第七位和第二位。自2001年起,河北省蔬菜产值就已超过粮食作物产值,蔬菜产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当前,河北省蔬菜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蔬菜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外蔬菜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党中央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技术先进、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制约河北省蔬菜生产的深层次因素,促进蔬菜产业持续发展,带动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国内外蔬菜业研究现状入手,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的特征,基于要素投入的角度,从产业组织、农户行为、技术进步、政策等四大因素角度研究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而提出促进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河北省蔬菜生产的资源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依据资源禀赋理论,探讨了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优势和面临的资源约束。认为河北省及周边人口密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一方面使得蔬菜生产发展的资源禀赋稀缺性更突出;另一方面蔬菜产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更大潜力,资源禀赋的有效性更丰富。(2)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蔬菜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特征,依据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产业组织在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博弈分析法,基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农超对接难”现象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在当前技术条件约束下,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组织衔接模式是适合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需要的。但是每一种组织形式应分工明确,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若要打破超市与中间商的均衡,需要壮大自身实力,或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抱团取暖”。(3)三是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冀北、冀中、冀南的蔬菜种植农户生产、销售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农户蔬菜经营行为的特征和经营效率。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运用Logit二元模型对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规模经济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农户蔬菜规模经营效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论认为农户进行蔬菜安全生产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安全生产技术掌握不到位。在蔬菜适度规模经营方面,认为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制约下,农户家庭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适宜规模在5-6亩之间。(4)研究了技术因素对蔬菜生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河北省在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中取得的成绩,进而分析了蔬菜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人力资本、技术应用等角度,分析了制约河北省蔬菜生产技术发展的因素。(5)基于产权与制度理论,梳理了我国蔬菜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而以河北省“蔬菜示范县”政策为例,分析了政策的效果,挖掘了河北省政策支持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论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促进蔬菜生产为基础,以改善蔬菜流通为重点,以提升蔬菜质量安全为目标的产业政策体系。但是依然存在着公共性目标欠缺、政策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主要创新之处:(1)采用博弈分析法,对“农超对接难”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超市与合作社或与中间商的合作均是纳什均衡的策略,如果合作社想实现“农超对接”的均衡,需打破原有路径依赖,进行组织创新;(2)运用logit二元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得出蔬菜种植年限、产品通过“无公害蔬菜”及以上级别认证等11个变量影响显著的结论;(3)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DEA)计量方法,得出农户家庭从事设施茄果类蔬菜生产相对最佳规模为5-6亩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