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相似性的跨语言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似性是隐喻的一个主要方面,同时也是隐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指出,建构贴切的比喻就是发现相似性,他甚至认为用敏锐的眼光识别隐喻相似性的能力是天才的标志。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的发展,人们对隐喻相似性产生了新的兴趣。对相似性的探讨逐渐成为隐喻研究的重点课题。隐喻的研究目前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而对于隐喻相似性的专门研究却并不多见。尽管中外学者对隐喻相似性的研究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侧重点均有所不同,也尚未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隐喻相似性的本质和类型远未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本文在前人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目前提出的相似性观点、理论以及分类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评析,然后尝试探索基于相似性的隐喻构建的一般规律及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立足于大量的英汉隐喻实例,归纳出隐喻相似性的基本类型,包括物理相似性、功能相似性、特征相似性、联觉相似性、感觉相似性、动作相似性、结构相似性以及过程相似性。为了证实和解释相似性在隐喻构建中的核心作用和一般规律性,本文从跨语言视角来探索相似性,对相似性在英语和汉语隐喻中表现出的跨语言共性进行研究和总结。在共性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相似性的跨语言和跨文化差异性及产生的原因。作为相似性共性的进一步延伸,本文最后运用相关理论,探索了相似性在思维及问题解决中的意义。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家从当时我国的社会状貌及文化观念出发,掀起了能充分反映该时期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艺术思潮,即艳俗艺术。中国艳俗艺术突破了“八五”新潮时期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一味模仿和移植,试图谋求与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文化地位,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切身关注以及对生活层面下的社会意义的思考和反省,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开始由模仿转向本土文化构建。它的出现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做出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小儿腹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近年来,海绵城市是从整体区域出发解决我国水危机的新理念,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是构建海绵城市的基本框架。不同LID设施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和适用情景,为筛选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这篇论文是对著名藏文法专家马进武教授近著《藏语语法四种结构明晰》一书的初步研究。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若是新的语言学不建立,我们的语法理论也就难以达到更高更科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的60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借助现代综合教育手段,促进生态文明的传播和实践,使受教育者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是素
盈余管理是企业的一种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理论上认为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具有回归效应,即从长期角度来看,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并不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而企业实践突破了
在我国PPP模式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部门的规章制度不协调、相关会计处理不规范、PPP项目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IPSAS 32、GASBS 60、SFFAS 49对PPP项目资
一直以来,“对等”和“忠诚”被视为翻译研究的金科玉律,作者和元文本居于高位,而却使译者处于仆人和跟随者的位置。随着翻译研究经历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的
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是小学生探求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源泉。但是有很多老师不但不注意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还会有意无意的压抑小学生好奇心的正确发展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