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pingaaa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恶化和性别歧视等社会性问题的日益严峻,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回避,在现实语境重压之下,生态女性主义应运而生,1974年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奥博尼首次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用来指向女性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内在关联。1995年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使女性和生态问题成为了中国学术届关注的热点,为中国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契机。次年,关春玲发表的《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综述》是国内第一篇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的综述性文章,拉开了中国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帷幕。2003年韦清琦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枝奇葩》是国内第一篇明确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自此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一系列学者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批评话语和批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意义、本课题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论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话语构建:关注自然和女性的“压迫同构”,重新建立“自然”和“女性”之间的联系,对传统伦理观发出质疑;针对不公平的压迫性掠夺发出正义之声,反抗不平等的世界观,为弱势群体争取权利;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展现中国独特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和文学作品,并在中国独特的“和”思想理论基础上构建现代和谐观。第二章论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策略构建:从考察文学中的“女性”“自然”的处境入手进行批评实践,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文学作品进行重读和探寻,解构部分传统文学经典,同时重构一些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强调具有目的性的阅读方式,在对抗式的阅读中寻求解放,关注第一人称叙事中贴近现实。最后一章阐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空间,其批评内涵仍有待廓清,批评对象仍有待拓展,为其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自然与女性作为批评视角,探讨自然和女性之间地位、处境、边缘化等问题根源存在的联系,进一步解释人类思想和社会是如何达到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以及这两者在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进而重新审视整个文学领域,致力于将生态保护和妇女解放结合,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平等相处、没有性别歧视的新社会。本篇论文通过对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研究,为其发展提供帮助,进一步为中国紧迫的生态问题和复杂的性别歧视问题等一系列压迫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并为构建新型和谐社会贡献文学视阈上的帮助。
其他文献
纵观媒体进化史,自媒体已经成为当下一种重要的存在。学界对自媒体的定义并未达成共识。论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自媒体是大众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进行无需专业性、严谨性过滤的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个人或多人传递分享信息的电子化终端的总称。当前主流自媒体平台包括QQ、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等。自媒体普泛化的发展与运用引起了文学与文学批评自身的变革,自媒体文学批评应运而生,即大众或精英在Q
《尼山萨满传》是被世界所熟知的满族民间文学作品之一。它以口头说唱故事情节的方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之后慢慢的被手抄下来成为了文本形式。其故事情节不仅反映出满族宗教信仰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也显现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习俗。《尼山萨满传》也是学习满语的重要文献。关于研究《尼山萨满传》的书籍、论文在国际学术领域有很多,但是关于《尼山萨满传》中满语蒙古语共有名词的比较研究的文章暂时还是比较少见的。满、蒙两个民
学位
家族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重要的小说类型之一,本篇论文将言说的时间范围划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家族小说展现的是20世纪宗法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变的现代化社会变革中的中国历史风云。20世纪的中国,家族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矛盾愈加复杂,冲突日见激烈,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家族小说创作摆脱了主流话语,走向了对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反思,强调作家对家族的认知和体验,将“家族”作为一种文化品格进行
学位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语境的变化,人们似乎都渐渐淡忘了鲁迅曾经振聋发聩的存在,对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隔膜也日益加深,因此有必要再次把眼光聚焦到鲁迅身上。鲁迅的短篇小说与小说所表现的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同构的互文性关系。现实生活社会文化规约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与思想、道德、宗教等要素所形成的结构关系,为鲁迅小说的艺术世界
学位
梁鸿写作的独特性主要是体现为她身份的特殊性。作为农民之女的梁鸿具有鲜活的乡土经验,这是她进入乡土叙事的宝贵精神资源;同时她又是一位接受了现代多元知识谱系的学者,通过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追问,发现和探究自我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多重身份的交织复合就意味着,梁鸿在进行乡村经验的讲述时会在无意识中进行着动态视角的转换,而这种叙述视角的内在贯通和转化代表着作者的价值判断。农民之女和学者的复合身份,决定了梁鸿写
学位
“津派”小说专指民国时期天津地区的通俗小说创作,它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在中国通俗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天津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象征。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当时天津的社会变迁有紧密的关系,九国租界林立的城市景观加速了城市现代化发展,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通过租界这一缓冲地带得以更好的交融。作家们在继承中国传统小说的基础上,自觉吸纳西方现代小说,使“津派”小说带有中西文化影响的痕迹,在很
学位
理学影响了杨时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文学创作的风格,所以其诗歌创作主张、诗歌内容和诗歌风格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理学与文学相互影响的特点十分明显。同时,也由于杨时理学家的身份,其诗歌一直被“理学”的锋芒所埋没,令其留下的大量的诗文作品鲜有学者关注,从理学角度去探究的学者更是少之又少。有鉴于此,本文将以《龟山集》中所收录的214首杨时诗歌为研究对象,从宋代诗歌体道明理的创作倾向出发,并从杨时理学
学位
21世纪的鲁迅研究也许正在走向某种重复阐释的困境。而中国史学界于80年代重启的“现代化”历史研究范式,也许能够为鲁迅研究、尤其是鲁迅精神困境的研究提供新的历史视野。“现代化”的历史视野将19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引进和发展现代生产方式的过程(包括这一过程所带来的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变化)正式放入了历史考察;它以反思革命史研究范式的极端化为起点,到当前已经发展为中国史学界的一种被普遍运用的解释体系。鲁迅的精神
学位
本文以贾平凹散文意象为研究对象,兼及意象的修辞性的讨论,阐述这种言说方式本身所蕴含的东方意味。本文赞同前人所说贾平凹散文意象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以及“文化”特征,也赞同散文意象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以及作家创作史上作为贾平凹创作流变的独特标记。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认为之所以散文意象能够起到诸如此类的功能,是因为贾平凹的散文意象已经形成一种特殊的表意系统,成为了属于贾平凹的独特语言。本文试图把研究的重点放在
学位
1978年出生的徐则臣是“70后”实力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近几年来,徐则臣凭借其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文坛不可忽视的存在。他在深入挖掘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对人的命运展开追问与反思,寻找能够与世界正确相处的方法,直面人类最艰难最尴尬的处境和内心的隐秘之痛,他的作品体现出了这个时代文学少见的深度和力度。因为徐则臣自身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与北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他对这座他身处的城市产生了更深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