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恶化和性别歧视等社会性问题的日益严峻,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回避,在现实语境重压之下,生态女性主义应运而生,1974年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奥博尼首次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用来指向女性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内在关联。1995年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使女性和生态问题成为了中国学术届关注的热点,为中国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契机。次年,关春玲发表的《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综述》是国内第一篇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的综述性文章,拉开了中国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帷幕。2003年韦清琦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枝奇葩》是国内第一篇明确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自此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一系列学者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批评话语和批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意义、本课题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论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话语构建:关注自然和女性的“压迫同构”,重新建立“自然”和“女性”之间的联系,对传统伦理观发出质疑;针对不公平的压迫性掠夺发出正义之声,反抗不平等的世界观,为弱势群体争取权利;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展现中国独特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和文学作品,并在中国独特的“和”思想理论基础上构建现代和谐观。第二章论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策略构建:从考察文学中的“女性”“自然”的处境入手进行批评实践,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文学作品进行重读和探寻,解构部分传统文学经典,同时重构一些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强调具有目的性的阅读方式,在对抗式的阅读中寻求解放,关注第一人称叙事中贴近现实。最后一章阐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空间,其批评内涵仍有待廓清,批评对象仍有待拓展,为其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自然与女性作为批评视角,探讨自然和女性之间地位、处境、边缘化等问题根源存在的联系,进一步解释人类思想和社会是如何达到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以及这两者在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进而重新审视整个文学领域,致力于将生态保护和妇女解放结合,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平等相处、没有性别歧视的新社会。本篇论文通过对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研究,为其发展提供帮助,进一步为中国紧迫的生态问题和复杂的性别歧视问题等一系列压迫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并为构建新型和谐社会贡献文学视阈上的帮助。
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意义、本课题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论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话语构建:关注自然和女性的“压迫同构”,重新建立“自然”和“女性”之间的联系,对传统伦理观发出质疑;针对不公平的压迫性掠夺发出正义之声,反抗不平等的世界观,为弱势群体争取权利;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展现中国独特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和文学作品,并在中国独特的“和”思想理论基础上构建现代和谐观。第二章论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策略构建:从考察文学中的“女性”“自然”的处境入手进行批评实践,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文学作品进行重读和探寻,解构部分传统文学经典,同时重构一些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强调具有目的性的阅读方式,在对抗式的阅读中寻求解放,关注第一人称叙事中贴近现实。最后一章阐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空间,其批评内涵仍有待廓清,批评对象仍有待拓展,为其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自然与女性作为批评视角,探讨自然和女性之间地位、处境、边缘化等问题根源存在的联系,进一步解释人类思想和社会是如何达到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以及这两者在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进而重新审视整个文学领域,致力于将生态保护和妇女解放结合,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平等相处、没有性别歧视的新社会。本篇论文通过对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研究,为其发展提供帮助,进一步为中国紧迫的生态问题和复杂的性别歧视问题等一系列压迫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并为构建新型和谐社会贡献文学视阈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