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作为局麻药佐剂时,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63例,ASA分级为ⅠⅢ级,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A组(n=21),B组(n=21),C组(n=21)。排除神经阻滞不全及失访的患者,最终A组纳入19位患者,B组纳入20位患者,C组纳入21位患者。3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的麻醉方法,其中A组患者局麻药物混合液中加入1mg地塞米松,B组患者局麻药物混合液中加入3mg地塞米松,C组患者局麻药混合液中加入5mg地塞米松,神经阻滞完成后30min,给予患者丙泊酚4-10mg/kg.h泵注。记录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者阻滞前、阻滞后10min、阻滞后30min时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患者神经阻滞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T1)、运动阻滞起效时间(T2)、感觉阻滞持续时间(T3)、运动阻滞持续时间(T4),并记录患者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的NRS疼痛评分以及3组患者术后24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相比,感觉阻滞起效时间(T1)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T2)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T3)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T4)较A、B两组均明显延长(P<0.05);3组患者术后6h的N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2h及24小时,B组及C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P<0.05),3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除此之外C组患者对于麻醉的满意度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臂丛神经阻滞时在局麻药中加入5mg的地塞米松,能够产生更长的镇痛持续时间,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区域术后早期的疼痛程度,产生更好的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