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社会发展愈加迅速,竞争也愈加的激烈,对人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脚步的加快,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作为新疆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地区的稳定、团结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地区的广泛关注。他们既有汉族学生共有的心理困惑,也存在着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不同的心理问题。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就是通过引导其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异域文化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状况与成因,指出他们客观存在的语言、情感、风俗、文化观念的差异对他们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生涯发展产生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必须从少数民族心理特点的实际出发,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等方面采取更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的文化氛围,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
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标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不良影响。
第二部分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找出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阐述了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提出五点教育对策:一、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本土化、民族化之间的关系;二、创建多元文化教育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三、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四、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五、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构建具有一定文化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加强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发展多元文化的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