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他者化”——一项关于法律如何塑造个体生活的实证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中,作者致力于研究法律如何塑造个体生活的问题。为此,作者选取了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劳动,不仅是个体在社会中谋生的一种生存手段,更是个体的一种生活方式。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出现以及规模的壮大,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加速推进出现的新情况。此项研究详尽细致地描绘出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生活图景,提出运用“他者化”的研究进路作为观察视角,在将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视为能够进行选择的社会行动者的前提下,分析法律在社会中如何塑造个体生活。  此项研究源于作者在非盈利性民间社会服务机构服务学习的一次经历。作者在此过程中与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建立熟人关系,通过访谈和个案介入等方式积累了关于他们生活图景的素材。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方法、服务学习方法、文献研究方法以及田野调查法。  立足于一个主体逻辑结构,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即论文的第二章,作者主要的工作是描述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的生活图景与生活风险。之后,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即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与第五章,作者通过对于大量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检索与查阅,以及对于现有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阅读与反思,分析导致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他者化”的原因。  此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进路与切入点,用来揭示法律这一人类智力的创造物在塑造个体生活的过程中是如何“提按转折”。作者在文中提出,农村人口最终成为研究意义上的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这一转变过程可归结为“他者化”的过程。其中,法律通过文本与制度塑造出行动的框架,个体作为社会行动者在此框架内受到压力或驱使,进而做出选择。法律与个体行为两种因素彼此相互博弈、交融结合,共同塑造了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他者化”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刑法解释论中的类推解释问题,是刑法学界理论上挥之不去的难题,与其避而不谈,不如适度修正,让其可以重见天日,对于时下刑法疑难案件,发挥类推本应有之意义。尤其是活跃在刑法分则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印度洋在中国整个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不论从能源运输还是经济贸易等角度来讲,中国未来的发展都与印度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就中
期刊
专业性强、事实认定困难、审理期限长、审理难度大等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固有的特点,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二次供水单位的现状,防止因二次供水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结果随机抽查城区、县城宾馆饭店29家,居民小区37家,商
文山州砚山县白沙坡彝族村地处半山区,由于连年干旱少雨,当地植被不断退化,日益严重的石漠化灾害导致村民农业收入逐年递减,白沙坡村急需发展特色产业以替代日渐减产的传统农业,同
老中关系作为老挝对外关系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对老挝政治、外交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在老中关系发展过程中,有曲折、有低谷、也有发展,当前
针对C PS系统的异构性、实时性、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高度融合等特征,提出了基于事件逻辑关系的组件协同代数模型.首先,定义了基于时空事件接口的组件形式化表示方法,建立了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无论从性质、时间和规模上来说,都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变法改革运动。清末中国所面对的更是全新国内外环境以及无历史旧章可循的境地,诚所谓“三干余年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