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事业部型报业集团的价值链分析与改造——以长春日报报业集团为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我国重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文化领域将更大程度地融入到国际中去。在这之前,作为国家喉舌、舆论公器的媒体早就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为了在世界媒体市场的角逐中保持住中国特色的媒体性质,中国媒体就必须做大做强,以抵御国外媒体有意无意的演变以及残酷的国际媒体竞争。媒体集团化正式摆上了政府及媒体人的案头。 1996年,中国报业的第一块实验田被开垦出来——《广州日报》,随后,报业集团在中国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来。组建报业集团的目的是为了使普遍要么太小、要么太弱的报业产生规模优势,进而培养竞争优势。报业集团在西方媒体中早就出现了,甚至可以说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是可以给我们报业集团提供一些经验借鉴的。但是,我国报业集团并不是按照资本市场的一般规律,采用兼并或收购的经济手段达成的,更多地表现为政策捏合,因此,资源集团化、集约化并没有在组建初期就通过资本的兼并动作而达成。当然,有许多报业集团已经在组建后自动完成了这个资本与资源的汇集过程,但在多数媒体不发达地区,这种捏合的形式并没有真正形成集团的优势,没有显示出集团化的范围优势。 本文即从集团化的改造入手,以价值链对报业集团的关照意义扩展开来,试图从价值活动的规律解开类事业部式报业集团的价值链症结,实现集团内部集约化的微观改造。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意义。笔者以极大的热情期盼着媒体不发达地区的报业集团逐步缩短差距,实现真正的范围经营,出现真正可以与优秀报业集团比肩,与国外媒介集团抗衡的黑马。 本文从三方面介绍了类事业部型报业集团的价值链分析:1.系统阐述了报业集团内、外部价值链以及价值链理论对报业集团管理的现实意义。2.指出类事业部型报业集团组建初期显示的价值链悖论。3.尝试提出部分关系报业集团管理核心的内部微观改造由于报业集团尚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本文提出的许多问题也许只是阶段性表现,也只是对报业集团价值链的初步探索。
其他文献
当前,网络媒介市场不断扩大,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大,在这种环境下,现有的“点击率”、“覆盖率”、“忠诚度”等一系列单一市场分析指标已不能完全反应网络媒体市场的实际
作者关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以武汉时期九个多月里的《新华日报》评论文章为研究对象,力图探讨这份报纸透过评论文章在传播过程中显现出的特点和逻辑。评论是报
本文对多元化社会下的窄众期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期刊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息息相关,社会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发展状态。期刊传播中两个主要的研究对象目标
2003年,在SARS的直接推动下,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迅速,全国首次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也应运而生。2005年底我国就已建立起三个层次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在这10多年期间,上到中央部
在产业化经营口号喊了数年之后,一家家报社攒够了发展的势能,都梦想着走出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将经济利益提升到重要的位置,而“发行”作为报纸运营中关
本论文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以维亚康姆为例,从媒介集团与社会环境、媒介集团内部结构以及媒介集团的相互关系三个角度研究媒介集团的发展规律。 论文首先界定了媒介种群及相
喧嚣一时的“富士康”案落下了帷幕,本文列举了它备受关注的几个特点,如“富士康”的巨额索赔、案件真相未能公布于众,公众的知情权被剥夺等。分析了目前新闻舆论监督的困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