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推动下,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主导全球化的力量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但其他参与经济体同样在此次全球化浪潮中获益,其中中国也是最大的受益国之一。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已经从最落后的国家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近年来每年吸引超过1000亿美元的FDI。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经济理论,也在此期间得到同样的快速发展。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FDI对母国和东道国的正向效应——经济增长、技术溢出、就业带动等。大部分研究都着眼于FDI的宏观层面研究,对FDI产生影响的微观机制则关注较少。1999年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世界投资报告》开始从东道国的金融效率、行业特征等方面,阐述了FDI的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和挤入效应(Crowding-in Effect)的机制。本文则试图从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对FDI产生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的机制进行分析。对于产业内的厂商,跨国公司的进入通过三个途径对其生产和投资产生影响:技术溢出途径、市场扩张途径和市场掠夺途径。对于其上游产业的厂商,跨国公司通过对其产品采购和技术的垂直溢出,影响其生产和投资;而对于下游产业内的厂商,跨国公司则利用其技术或资金优势,通过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中间产品或服务,影响其生产和投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试图通过案例分析法来研究FDI对我国产业的挤出(入)效应,本文选取的是汽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一方面,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规模较大,技术溢出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作为汽车产业的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关联性强,产业间的挤出(入)效应明显。分析结果表明:FDI的进入,对我国本土汽车产业产生了绝对的挤入效应,但却产生了相对的挤出效应;跨国汽车公司的进入,对我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产生了挤入效应。在分析FDI对我国的汽车产业挤出(入)效应之前,文章从地域和规模、产业分布、研发投资等方面,总结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FDI的分布特征。文章最后,对研究的内容作了简单的梳理和总结,并从我国引进FDI的政策——FDI的“超国民待遇”和FDI的准入政策的角度,讨论了FDI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并希望引发更多的思考。